<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七臣的詩詞(366首)

    141 《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池沼雅為勝絕荒涼…成四十韻》 唐·溫庭筠

    明皇昔御極,神圣垂耿光。
    沈機發雷電,逸躅陵堯湯。
    西覃積石山,北至窮發鄉。
    四兇有獬豸,一臂無螳螂。

    142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毛公壇》 唐·陸龜蒙

    古有韓終道,授之劉先生。
    身如碧鳳凰,羽翼披輕輕。
    先生盛驅役,臣伏甲與丁。
    勢可倒五岳,不唯鞭群靈。

    諷刺邊塞戰爭組詩

    143 《獻王大夫》 唐·方干

    高情不與俗人知,恥學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詔出溪遲。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筆皆成典誥詞。

    144 《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紀》 唐·鄭谷

    風騷為主人,凡俗仰清塵。
    密行稱閨閫,明誠動搢紳。
    周旋居顯重,內外掌絲綸。
    妙主蓬壺籍,忠為社稷臣。

    145 《卷末偶題三首》 唐·鄭谷

    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未敢暫忘筌。
    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七歲侍行湖外去,岳陽樓上敢題詩。
    如今寒晚無功業,何以勝任國士知。
    一第由來是出身,垂名俱為國風陳。
    此生若不知騷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抒情思念兄弟閑適

    146 《奉和翁文堯十九員外中謝日蒙恩賜金紫之什》 唐·黃滔

    面蒙君賜自龍墀,誰是還鄉一襲衣。
    三品易懸鱗鬣赫,八絲展起彩章飛。
    夐為勝事垂千古,題作新詩啟七微。
    嚴助買臣精魄在,定應羞著昔年歸。

    古詩三百首詠物

    147 《贈垂光同年》 唐·徐夤

    丹桂攀來十七春,如今始見茜袍新。
    須知紅杏園中客,終作金鑾殿里臣。
    逸少家風惟筆札,玄成世業是陶鈞。
    他時黃閣朝元處,莫忘同年射策人。

    148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49 《征蜀聯句》 唐·韓愈

    日王忿違慠,有命事誅拔。
    蜀險豁關防,秦師縱橫猾。
    ——韓愈
    風旗匝地揚,雷鼓轟天殺。

    150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15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52 《贈李中丞洪一首》 唐·皎然

    深沈閫外略,奕世當榮寄。
    地裂大將封,家傳介珪瑞。
    至今漳河俗,猶受仁人賜。
    公初鎮惟邢,決勝無精兵。

    153 《聞迎真身》 唐·貫休

    四海無波八表臣,恭聞今歲禮真身。
    七重鎖未開金鑰,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鳳樓臺飄瑞雪,岐陽草木亞香塵。
    可憐優缽羅花樹,三十年來一度春。

    秋天寫雨抒情贈別

    154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155 《五言》 唐·呂巖

    悟了長生理,秋蓮處處開。
    金童登錦帳,玉女下香階。
    虎嘯天魂住,龍吟地魄來。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嬰孩。

    156 《望岳時賊據華夏》 唐·唐彥謙

    長路風埃隔楚氛,忽驚神岳映朝曛。
    削成絕壁五千仞,高揖泥金七十君。
    祝史秘辭今莫睹,從臣嘉頌久無聞。
    幽人閑望封中地,好為吾皇起白云。

    157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158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59 《書幽芳亭》 宋·黃庭堅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
    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
    蘭蓋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叢薄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靄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以時發者也,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

    寓理

    160 《詠史八首》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詠史言志組詩

    * 關于七臣的詩詞 描寫七臣的詩詞 帶有七臣的詩詞 包含七臣的古詩詞(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