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七七的詩詞(4553首)

    21 《七夕泛舟二首》 唐·盧照鄰

    汀葭肅徂暑,江樹起初涼。
    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
    連橈渡急響,鳴棹下浮光。
    日晚菱歌唱,風煙滿夕陽。

    22 《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 唐·任希古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
    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
    泛查分寫漢,儀星別構天。

    牡丹

    23 《和李公七夕》 唐·任希古

    落日照高牖,涼風起庭樹。
    悠悠天宇平,昭昭月華度。
    開軒卷綃幕,延首晞云路。
    層漢有靈妃,仙居無與晤。

    24 《和長孫秘監七夕》 唐·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七夕節秋天

    25 《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 唐·宋之問

    移疾臥茲嶺,寥寥倦幽獨。
    賴有嵩丘山,高枕長在目。
    茲山棲靈異,朝夜翳云族。
    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巖谷。

    26 《傷王七秘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以廣好事》 唐·宋之問

    王氏貴先宗,衡門棲道風。
    傳心晤有物,秉化游無窮。
    學奧九流異,機玄三語同。
    書乃墨場絕,文稱詞伯雄。

    歷史故事寓理

    27 《七夕》 唐·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云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28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
    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29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寫山七夕節

    30 《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 唐·杜審言

    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
    斂淚開星靨,微步動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曠鵲停飛。
    那堪盡此夜,復往弄殘機。

    31 《夏日過鄭七山齋》 唐·杜審言

    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洛陽鐘鼓至,車馬系遲回。

    32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珮,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33 《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 唐·劉憲

    秋吹過雙闕,星仙動二靈。
    更深移月鏡,河淺度云輧。
    殿上呼方朔,人間失武丁。
    天文茲夜里,光映紫微庭。

    34 《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 唐·蘇颋

    靈媛乘秋發,仙裝警夜催。
    月光窺欲渡,河色辨應來。
    機石天文寫,針樓御賞開。
    竊觀棲鳥至,疑向鵲橋回。

    35 《龍池樂章(唐享龍池樂章第七章)》 唐·蘇颋

    西京鳳邸躍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
    軒后霧圖今已得,秦王水劍昔常傳。
    恩魚不入昆明釣,瑞鶴長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舊里,更聞簫鼓濟樓船。

    36 《送吳七游蜀》 唐·駱賓王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
    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
    夏老蘭猶茂,秋深柳尚繁。
    霧銷山望迥,風高野聽喧。
    勞歌徒欲奏,贈別竟無言。
    唯有當秋月,空照野人園。

    詠物寫雨

    37 《四月八日題七級》 唐·駱賓王

    化城分鳥堞,香閣俯龍川。
    復棟侵黃道,重檐架紫煙。
    銘書非晉代,壁畫是梁年。
    霸略今何在,王宮尚巋然。

    38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軒轅臺》 唐·陳子昂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尚想廣成子,遺跡白云隈。

    邊塞敘事壯志難酬憤懣

    39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樂生》 唐·陳子昂

    王道已淪昧,戰國競貪兵。
    樂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
    雄圖竟中夭,遺嘆寄阿衡。

    40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燕太子》 唐·陳子昂

    秦王日無道,太子怨亦深。
    一聞田光義,匕首贈千金。
    其事雖不立,千載為傷心。

    * 關于七七的詩詞 描寫七七的詩詞 帶有七七的詩詞 包含七七的古詩詞(45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