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
三入承明已七年,自慚蹤跡久妨賢。吾子幾時歸鳳閣,病夫方欲買漁船。季路旨甘知已矣,潘安毛鬢更皤然。舉人自代何由得,歸去東臯種黍田。
繡衣直指東南夷,入奏風謠受圣知。持節又從三殿出,演綸還較一年遲。朝中謬拜推賢表,江畔空吟惜別詩。郡印喧卑文會少,為君搔首落花時。
真率會居同社長,屠蘇酒讓一家先。垂髫孫各欣新歲,華發翁偏惜舊年。
瞎翁九起茅檐下,失喜繁星滿樹梢。想泰元尊衰景貺,知新天子講初郊。
五疇初行禋類禮,萬金難買歲朝晴。老臣縱有甘棠頌,未必朝廷記姓名。
北關南蕩霽華開,輦御端門肆眚回。野老相逢談圣德,散齋蔬素到燔柴。
帝服堯喪禮制終,南衙萬玉賀廷中。遙知祝了三宮壽,相率回班賀相公。
禮成雖曰非常慶,圣敬居然不已純。玉女宓妃猶屏欲,先開梅廈訪儒臣。
別墅棋邊勍敵破,上流帳下捷書飛。幾年二虎爭雄長,一剖為羓一遁歸。
物貴皆緣自幣輕,絲身谷腹費經營。公卿文學方矛盾,黔首何時見太平。
昔日寒檠曾萬卷,暮年曉鏡有千絲。人言晚節高初節,自喜新詩勝舊詩。
□□戴白蒼頭丑,筆禿無化藻思枯。惟有春風不知老,年年傅粉又施朱。
端平淳祐兩匆匆,過眼光陰掣電同。六十一翁無出理,孤山長寄夢魂中。
生死榮枯一付天,誰能躶露自求全。殷勤寄語袁司隸,濫及無須或可憐。
道是生姜樹上生,不應一世也隨聲。暮年受用堯夫語,莫與張程幾個爭。
屢批龍鱗眷未衰,孤臣萬死負恩私。玉階方寸從容語,惟有天知與上知。
朝領諸儒上木天,夕同野老話茅椽。何須支枕思殘夢,宮錦漁簑總偶然。
昔侍重瞳讀考工,老無只字干子公。故人化作累累冢,留得村翁與澗翁。
身已偏枯無一邊,還丹悔不問師傳。便教老壽如彭祖,僅活人間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