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樽酒的詩詞(868首)

    481 《新春道中口占》 宋·李新

    老去難禁數別離,一樽春酒為誰悲。
    綠楊深院花飛處,只有東風獨自知。

    482 《次韻蘇必強見寄》 宋·李新

    不積暗室鬼揶揄,曾入魚鳧伴蠹書。
    分背雁音清漢遠,動簾風竹故人疏。
    小桃煙老三年樹,白馬原空百兩車。
    消去淚流冰籌若,待憑濁酒一樽余。

    483 《春晴》 宋·鄭剛中

    午夢悠揚一蝶輕,隔窗驚覺搗茶聲。
    偶然樽酒得佳趣,半夜花間燈火明。

    484 《次韻劉寬夫春日有作》 宋·李彌遜

    時序驚人翻手云,一樽聊共駐青春。
    惜花欄檻圍繒綺,留客杯肋煮荇蘋。
    愁外覓歡終淡薄,吟邊得酒更清新。
    休論二十年前事,目斷長安陌上塵。

    485 《姜池源廟二首》 宋·鄧肅

    樽酒源頭一拜神,麕羊甕繭便青春。
    當年旱魃矜余虐,禱去陽侯失舊津。

    486 《題楊氏清福亭》 宋·馮時行

    幾年瀕江種松竹,郁郁蔥蔥蔽江曲。
    猶有楊侯舊子孫,更結高亭貯寒綠。
    東家殺賦印鑄金,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徑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風月足。

    487 《中秋探韻坤字》 宋·馮時行

    山雨連秋懶出門,嬋娟佳節更堪論。
    一年有限天知已,萬里無云月返魂。
    淡影參差收海岳,清光浮動洗乾坤。
    擬憑樽酒相酬答,遮莫沈沈下別村。

    488 《送新酒糟蟹與賈之奇五首》 宋·曹勛

    小酢銀槽新撥醅,帶糟郭索佐樽罍。
    一時送上天臺友,助對梅花人舉杯。

    489 《送春有感》 宋·吳芾

    物物俱有情,情尤鐘我輩。
    況復病且衰,白發不相貸。
    今日送殘春,倍覺生感慨。
    正恐明年春,此身不復在。

    490 《再和三首》 宋·吳芾

    憶昔干戈里,勞君遠訪余。
    再為千里別,又是一年余。
    天末空樽酒,人生念輔車。
    西湖從處好,畢竟若為居。

    491 《會使帥郭侯燕于采石》 宋·吳芾

    高牙大纛拂層云,樽酒相逢楚水濱。
    千里江山俱入眠,一天風月解留人。
    橫吹玉笛漁船晚,醉擁金釵綺席春。
    此地謫仙歸去后,誰知今日興尤新。

    492 《過石城》 宋·王之望

    滄浪渡口莫愁鄉,萬頃寒煙落木霜。
    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芳酒對斜陽。

    493 《次韻陳彥博梅飲之什》 宋·李流謙

    又向疎梅檢校春,乾坤浩蕩日趨新。
    一樽樹下喚深酌,數歲天涯思遠人。
    正倚交情論晚暮,直因臭味作疎親。
    淵明嗜酒嵇康懶,只覺年來此是真。

    494 《送孫遠仲知錄解官歸洪雅》 宋·李流謙

    錦官碌碌牛馬走,邂逅僧廬欣握手。
    嘗憶觀燈夜相過,一時勝輩同樽酒。
    孤云岑絕西南陬,牢落重來說舊游。
    不知宦情薄如紙,掉頭忽作商聲謳。

    495 《海棠未開對酒作此》 宋·李流謙

    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
    漫山爛桃李,由求蓋具臣。
    國艷朝眾芳,此花當不名。
    芳園麗韶景,點檢能幾根。

    496 《蘄步四絕句》 宋·李流謙

    一樽相屬慰蹉跎,酒債街頭苦不多。
    饒舌小僧休口藐,年來何事不消磨。

    497 《小孫納婦》 宋·姜特立

    慶事集朋親,孫枝喜氣新。
    歌云停碧落。
    舞雪眩青春。
    暖日花君子,清樽酒圣人。
    一春行樂地,不負牡丹辰。

    498 《送張子宓分教澧陽》 宋·樓鑰

    澧陽渺何許,遠在天盡頭。
    頃為郡樓記,圖志不可求。
    王侯錄故實,頗亦費冥搜。
    忠以申明著,學有車公優。

    499 《次南真宮龔道士壁間韻》 宋·樓鑰

    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
    相過幾樽酒,清坐一瑤琴。
    野鶴伴仙隱,閒云寄此心。
    黃冠如有許,來者為低簪。

    500 《林治中鄭廣文以詩來遣魯酒報聘拙語輔行》 宋·鄭清之

    長公本喜飲,半入野入腹。
    南洲春夢婆,亦復開醉目。
    尚想晉流麗,鱉飲更升木。
    興來索老兵,誰謂酌可獨。

    * 關于一樽酒的詩詞 描寫一樽酒的詩詞 帶有一樽酒的詩詞 包含一樽酒的古詩詞(8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