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聞板聲,見神見鬼。瑞巖聞板聲,普請瞌睡。夢中喚醒主人翁,鼻孔元來在眼底。
鑿透耳聾,板夾背傴。只要醫行,不管人苦。拄杖子,不別時宜,強行直路。大地羊腸紅棘林。何處去。
要成片段工夫,須是全身倚靠。雖然只見一邊,未許睦州擔荷。
夜暗晝明,天平地平。三日一雨,五日一晴。達磨大師不安本分,被人打落當門板齒,廬山歸宗和尚無端拭壞一雙眼睛。
峭峻門庭,平白道路。擔板睦州,面壁魯粗。不問南來北來,東去西去,須信長年不出戶。
眼中物,物中眼。雪峰輥三個毯,睦州擔一片板。
一來兼不返,我道也擔板。超凡越圣時,腦后方開眼。
天地發祥,圣人誕降。恩沾四海,德被萬邦。林下道人,坐則禪板蒲團,用則拄杖拂子,無非仰答圣恩。今日贊祝一句,又作么生,此心心外更無心。
擔板漢,沒拘束。餓死首陽山,誓不食周粟。
睦州擔板,那容眨眼,闊狹短長,不須增減。
鏤檀芬馥貫縚衺,擊玉敲金一串花。自與麗妃親記曲,后來傳玩幾人家。
采花供課能滿庾,不自營巢庇風雨。壘土削板非愛君,君自歸之若安堵。一聲衙集律令嚴,兩股挾持筋力苦。棟宇不牢偶墮地,盡見室家窺積聚。
擔板人多見一邊,圣心思慮甚周旋。方知大禹同夫子,彼此觀之無間然。
體不勤勞谷不分,毅然植杖俯而耘。從前一向空擔板,大道元來亦未聞。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岳,衣冠動縉紳。盛名恒不隕,歷代幾相因。街巷涂山曲,門閭洛水濱。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劉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嘆美。聲名播揚二十年,足下長途幾千里。
遷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識,策馬伊川來。把手相勸勉,不應老塵埃。
山水送別
將違安可懷,宿戀復一方。家貧無舊業,薄宦各飄飏.執板身有屬,淹時心恐惶。拜言不得留,聲結淚滿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