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方池的詩詞(701首)

    501 《晦日重宴》 唐·弓嗣初

    年華藹芳隰,春溜滿新池。
    促賞依三友,延歡寄一卮。
    鳥聲隨管變,花影逐風移。
    行樂方無極,淹留惜晚曦。

    502 《仙鶴篇》 唐·武三思

    白鶴乘空何處飛,青田紫蓋本相依。
    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憶歸。
    緱山杳杳翔寥廓,遼水累累嘆城郭。

    503 《仙鶴篇》 唐·武三思

    白鶴乘空何處飛,青田紫蓋本相依。
    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憶歸。
    緱山杳杳翔寥廓,遼水累累嘆城郭。

    504 《林園即事寄舍弟ヨ(次荊州時作)》 唐·王維

    寓目一蕭散,銷憂冀俄頃。
    青草肅澄陂,白云移翠嶺。
    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
    松含風里聲,花對池中影。

    邊塞民族友好和平

    505 《題應圣觀》 唐·儲光羲

    空中望小山,山下見馀雪。
    皎皎河漢女,在茲養真骨。
    登門駭天書,啟籥問仙訣。
    池光搖水霧,燈色連松月。

    506 《貽余處士》 唐·儲光羲

    故園至新浦,遙復未百里。
    北望是他邦,紛吾即游士。
    潮來津門啟,罷楫信流水。
    客意乃成歡,舟人亦相喜。

    507 《同張侍御鼎和京兆蕭兵曹華歲晚南園》 唐·儲光羲

    公府傳休沐,私庭效陸沉。
    方知從大隱,非復在幽林。
    闕下忠貞志,人間孝友心。
    既將冠蓋雅,仍與薜蘿深。

    508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唐·李白

    天籟何參差,噫然大塊吹。
    玄元包橐籥,紫氣何逶迤。
    七葉運皇化,千齡光本支。
    仙風生指樹,大雅歌螽斯。

    509 《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 唐·韋應物

    梁王昔愛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
    車馬平明合,城郭滿埃塵。
    逢君一相許,豈要平生親。

    510 《寄令狐侍郎》 唐·韋應物

    三山有瓊樹,霜雪色逾新。
    始自風塵交,中結綢繆姻。
    西掖方掌誥,南宮復司春。
    夕燕華池月,朝奉玉階塵。

    511 《郡齋感秋,寄諸弟》 唐·韋應物

    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
    方如昨日別,忽覺徂歲驚。
    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
    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512 《留別洛京親友》 唐·韋應物

    握手出都門,駕言適京師。
    豈不懷舊廬,惆悵與子辭。
    麗日坐高閣,清觴宴華池。
    昨游倏已過,后遇良未知。
    念結路方永,歲陰野無暉。
    單車我當前,暮雪子獨歸。
    臨流一相望,零淚忽沾衣。

    婉約詠古抒懷

    513 《過昭國里故第》 唐·韋應物

    不復見故人,一來過故宅。
    物變知景暄,心傷覺時寂。
    池荒野筠合,庭綠幽草積。
    風散花意謝,鳥還山光夕。

    小學古詩秋天寫景言志

    514 《遇旅鶴》 唐·孫昌胤

    靈鶴產絕境,昂昂無與儔。
    群飛滄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
    時因戲祥風,偶爾來中州。

    515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唐·高適

    少時方浩蕩,遇物猶塵埃。
    脫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單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
    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

    516 《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 唐·杜甫

    鳳歷軒轅紀,龍飛四十春。
    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

    517 《張左丞挽歌二首》 唐·李端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曉風。
    鳥來傷賈傅,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518 《主人故亭》 唐·王建

    主人昔專城,城南起高亭。
    貴與賓客游,工者夜不寧。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
    經年使家僮,遠道求異英。

    519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嘗隱廬山白鹿洞)》 唐·王建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520 《游石堂觀》 唐·蕭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虛。
    我來斯邑訪遺跡,乃遇沈生耽載籍。

    * 關于一方池的詩詞 描寫一方池的詩詞 帶有一方池的詩詞 包含一方池的古詩詞(7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