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密雪何自來,雨襧云其祖。史臣紀上瑞,外此可無語。帝豈為詩設,偏為詩人取。梁園謝家庭,麗句傳今古。
一日不見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風樓。危途崔嵬坂九折,萬事變滅水一漚。我公方寸湛古井,砥柱四海之頹流。藝蘭九畹媚幽處,公暇獨立誰為儔。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
悼念哀思友人
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
通經應童科,詩書尤所長。生兒有如此,族黨真有光。五車舉舌端,觀者繞回廊。嶄新露頭角,志氣何堅剛。
去年秋旱冬尤劇,一雪不能濡土瘠。立春日雨雖應時,到今闕然又幾日。游人但欣春物榮,農夫痛心田未耕。我因于役偶適野,駭見蓬勃煙埃生。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參軍過我夷白庵,為言廊廟高巖巖。故人誰為國柱石,臨川先生危大參。猥蒙問及且見訝,十載尺書無一緘。憶昔相從客燕趙,削去崖岸無猜嫌。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紜。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其中最難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白銀闕。白銀闕下何英英,雕鞍繡轂趨承明。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愛情感傷
微生參最靈,天與意緒拙。人皆機巧求,百徑無一達。家為唐臣來,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風,凜凜自貽厥。猶殘賜書在,編簡苦斷絕。
平生一寸心,不為世涂折。平生七尺軀,擬慕志士烈。吾門古喬木,每抱歲寒節。三世秉一心,炯炯常不滅。
出門懷清曠,入舟苦炎熾。皇天從人欲,飛雨颯然至。風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氣。暝投山僧眠,復得清凈地。
績溪仙翁若秋鶴,有喙不向腥膻啄。幾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紛紛飛燕雀。親攜杖拂呵禪祖,自伐松根出靈藥。世人真自為公忙,公寧有意人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