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式的詩詞(225首)

    141 《題閻郎中溧水東皋園亭》 宋·陸游

    省中地禁清晝長,侍史深注熏籠香。
    榮名挽公公不住,東皋歸去栽花忙。
    毿毿華發映朱紱,同舍半已排云翔。
    正如少陵入嚴幕,本自不用尚書郎。

    142 《六月十六日夜南溪望月》 宋·楊萬里

    溪水留我住,溪月愁我皈。
    望後月更佳,昨宵未為奇。
    大都月色好,一歲能幾時。
    人散長是早,月來長是遲。

    143 《題鐘圣舉積學齋》 宋·文天祥

    東家筑黃金,西家列珊瑚。
    嘆此草露晞,良時聊斯須。
    古人重孜孜,殖學乃菑畬。
    彼美不琢雕,櫝中竟何如。

    144 《順祀詩》 宋·宋祁

    孰順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謙讓,詔群臣其議。
    惟章獻、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145 《次韻叔父圣謨詠鶯遷谷》 宋·黃庭堅

    鴉舅頗強聒,仆姑常勃溪。
    黃鳥懷好音,秋菊染春衣。
    嚶嚶求朋友,憂患同一枝。
    提壺要酤我,杜宇賦式微。

    146 《瞻彼南山》 宋·司馬光

    帝白卿士,左右之臣。
    四方無虞,矜爾之勤。
    式觀且游,從予一人。
    于壺欲閎,于堂于陳。
    金石之符,翰墨之珍。
    匪予汝夸,祖考之勛。

    147 《寄清逸魏處士》 宋·司馬光

    鄉樹三搖落,臨風歌式微。
    徒嗟俗緣重,端使素心違。
    茅閣杉松冷,山園藥草肥。
    不能如海燕,歲歲一西飛。

    148 《補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唐·皮日休

    爣爣皎日,欻麗于天。
    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
    厥晦厥貞,如王入焉。

    149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一幽谷泉》 宋·梅堯臣

    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里。
    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巖趾。
    但無箕潁人,曾不吝洗耳。

    150 《次韻邵子文書夢》 宋·晁說之

    先生有道無守田,長歌擊壤醉伊川。
    今式玄冢高嵩巒,嗣子詩禮老益端。
    少從父友學其難,一書百讀口角涎。
    父友寸步簡策邊,聲名九州四海寬。

    151 《憶江南贈通叟年兄》 宋·晁說之

    北客而南征,蹇產非所志。
    問津人尚絕,後來狂避世。
    流離竄斥者,其數非一二。
    風流稱南朝,文物始佳麗。

    152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式也堪其選,非貲所可為。
    誰知省郎者,自處牧羊兒。
    夜襆青綾被,晨趨白玉墀。
    都忘列宿貴,甘慕乘田卑。
    衣布猶平日,烹桑聲一時。
    回頭憐犬子,空獻上林辭。

    153 《蔡忠惠家觀墨跡》 宋·劉克莊

    維蔡郡之望,過者必式閭。
    嚴嚴端明廳,遺像猶肅如。
    頗聞手澤富,儻許窺珍儲。
    主人命發笥,棐幾同卷舍。

    154 《訪李公晦山居》 宋·劉克莊

    鳥洲在橋北,我仆云路迂。
    語仆爾何知,彼有高士廬。
    問樵得處所,林樾尤扶疏。
    修竹僅萬個,古梅非一株。

    155 《金國賀正旦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宋·周必大

    北斗回杓恰指寅,東皇御極蚤施仁。
    光風麗日依稀轉,御柳宮花次第新。
    魚藻有頒安萬物,鹿蘋式燕樂嘉賓。
    小臣請祝君王壽,乾道宜過一萬春。

    156 《次及甫見寄二首》 宋·洪咨夔

    燕含非無相,鳶肩會有時。
    三薰珍敝帚,一笑玩征棋。
    松菊吾家物,衡茅厥父基。
    青峰簾獨卷,細和式微詩。

    157 《和子有雨有述懷》 宋·洪咨夔

    畏涂險如峽中州,蝮蛇倒退猢孫愁。
    熟將義理自陶寫,粗衣淡飯過即休。
    邇來陽侯橫造業,兩涘莫辨馬與牛。
    高原低隰半為壑,下潦上霧昏人眸。

    158 《首尾吟》 宋·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憑式時。
    亂法奈何非獨古,措刑安得見於茲。
    當時既有少正卯,今日寧無孔仲尼。
    時世不同人一也,堯夫非是愛吟詩。

    159 《帝城秋望》 宋·寇準

    登臨秋向盡,千里見王畿。
    過雨山逾翠,經霜菊漸稀。
    平原夕靄起,高樹宿禽歸。
    一望關河道,空令詠式微。

    160 《登南城有感示文務光王遹秀才》 宋·蘇轍

    幽憂隨秋至,秋去憂未已。
    南城試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葉投人懷,驚鴻四面起,所思不可見,欲往將安至。
    斯人定誰識,顧有二三子。

    * 關于一式的詩詞 描寫一式的詩詞 帶有一式的詩詞 包含一式的古詩詞(2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