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家門的詩詞(2676首)

    521 《青門引 題古陽關 靜齊至正直記卷一》 宋·無名氏

    憑雁書遲,化蝶夢速,家遙夜永,翻然已到。
    稚子歡呼,細君迎迓,拭去故袍塵帽。
    問我假使萬里封侯,何如歸早。
    歸運且宜斟酌,富貴功名,造求非道。

    522 《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一》 清·朱彝尊

    野王臺廢只空墩,翁子墳荒有墓門。
    舍宅尚傳裴相國,移家曾住趙工孫。

    523 《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 宋·梅堯臣

    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
    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
    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
    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
    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

    524 《亳州李密學寄御棗一篋》 宋·梅堯臣

    沛譙有鉅棗,味甘蜜相差。
    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
    嘗貢趨國門,豈及貧儒家。
    今見待士意,下異廬仝茶。
    食之無厭飫,詠德曾未涯。

    525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 宋·王禹偁

    關征市賦縻賢俊,誰愛此官為吏隱。
    將作晁丞于役時,婺女星臨海邊郡。
    黃絹辭高位尚卑,白華行潔身猶困。
    會待時來即并伸,也知道在終無悶。

    526 《別宋粹一首》 宋·劉克莊

    往昔少司農,朱幡牧刺桐。
    見碑懷叔子,有廟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軍儲必腐紅。
    遙知門戶肅,不與賈胡通。

    527 《行期一首》 宋·劉克莊

    □□同登市駿臺,柳邊花底早朝回。
    仕如枘鑿難投合,身幾麾招老去來。
    近師曠傍吾豈敢,居枚叟右眾應猜。
    暮年怕與家山別,門外弓旌莫苦催。

    528 《送呂希彥司門通判河陽》 宋·文同

    行父須生公相家,修潔不類在紈綺。
    豈惟浩蕩愛古學,實亦縱橫曉時事。
    孟州之民爾何幸,一旦得此賢半刺。
    定知未幾政清簡,日日案頭詩滿紙。

    529 《寄新息家叔》 宋·陳與義

    風雨淮西夢,危魂費九升。
    一官遮日手,兩地讀書燈。
    見客深藏舌,吟詩不負丞。
    竹林雖有約,門戶要人興。

    530 《泥溪》 宋·洪咨夔

    左計來行險,強名為愛奇。
    一家川(三個若)苴,三頓豆離萁。
    壓架龍門石,撐囊劍閣詩。
    扁舟歸計足,不問鶴和龜。

    531 《龍門石樓看伊川》 宋·邵雍

    數朝從欵走煙霞,縱意憑欄看物華。
    百尺樓臺通鳥道,一川煙水屬僧家。
    直須心逸方為樂,始信官榮未足夸。
    此景得游無事日,也宜知幸福無涯。

    532 《和文潛期飲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宋·晁補之

    野人骯臟無與鄰,世人共笑子獨親。
    沛然有余不矜飾,我亦謂子誠可人。
    萬魚噞喁困復卻,看子撇捩黃金鱗。
    人甘如醴飲者醉,我獨蜇口如姜辛。

    533 《和毛君州宅八詠 李八百洞》 宋·蘇轍

    洞府山川百里賒,洞門藤蔓鎖煙霞。
    神仙不與人間異,弟妹還應共一家。

    534 《試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韻三首之二》 宋·蘇轍

    門前溪水似漁家,流浪江湖歸未涯。
    邂逅高人來說法,支離枯木旋開花。
    諸生試罷書如積,劇縣歸時訟正嘩。
    安得騎鯨從李白,試看牛女轉云車。

    535 《和毛君州宅八詠其五李八百洞》 宋·蘇轍

    洞府山川百里賒,洞門藤蔓鎖煙霞。
    神仙不與人間異,弟妹還應共一家。

    536 《閤門錢舍人知全州》 宋·楊億

    家傳吳越賢王后,郡壓瀟湘最上游。
    三殿從來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
    蟬吟高柳隋堤暮,水漲平湖楚澤秋。
    入境壺漿填候館,上官鐃吹夾華輈。
    山川徧歷騷人地,宵旰遐分圣主憂。
    應向桑郊停五馬,青春太守本風流。

    537 《開門七件事》 明·唐寅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幕天寒無一事,竹時寺里看梅花。

    538 《送王氏兄弟》 宋·韓維

    抑疾伏田里,晨昏結煩憂。
    如彼衣上垢,歲久不可漱。
    忽聞車馬音,來過吾廬幽。
    相見一長慟,悲風為遲留。

    539 《又和楊之美家琵琶妓》 宋·韓維

    楊群好古天下無,自信獨與常人殊。
    勤身所營世或棄,反眼不顧我以趨。
    彼其察物類有道,能取精妙遺其粗。
    官卑俸薄不自給,買童教樂收圖書。

    540 《高補之十月旦生朝一絕》 宋·鄭剛中

    明光鑒賦為終篇,政恐前身是漢賢。
    何似高門掛弧矢,漢家此日恰新年。

    * 關于一家門的詩詞 描寫一家門的詩詞 帶有一家門的詩詞 包含一家門的古詩詞(26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