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國中的詩詞(2333首)

    641 《木樨花一首》 宋·蘇籀

    何處聞國薌,珍木秀巖谷。
    高標蕙蘭枝,妙輯沈麝酷。
    葉葉秋聲中,霏霏早英蓛。
    介特有如松,繁華豈慚菊。

    642 《別黃巖范令》 宋·孫應時

    慶歷諸名卿,四海標一范。
    堂堂元佑相,人望復不減。
    江河源流大,終華峰巒嶄。
    遠優士會變,詎作欒書黡。

    643 《龜父國賓二周丈同游谷簾三首》 宋·王阮

    萬斛跳珠撒一空,水晶光透影玲瓏。
    籃輿不是歸來早,安得攜瓶到此中。

    644 《秉國池亭》 宋·于石

    曲曲闌干面面欞,紅塵飛不到斯亭。
    避人幽鳥入深竹,戀釣游魚弄翠萍。
    天闊倒涵秋水碧,墻低不礙遠山青。
    翛然獨占閑中趣,一枕荷風午睡醒。

    645 《謝監丞子長雪中四絕》 宋·喻良能

    國子先生老宦游,十年學省一狐裘。
    饑雷有意鳴蟬腹,寒粟無端起玉樓。

    646 《上右丞相梁國公》 宋·曾豐

    三月桃花水發洪,游魚挾雨乘長風。
    去折禹門浪三重,滿意須臾蛻為龍。
    門道潭潭右齒齒,魚初踴躍中委靡。
    豈后有挽前有柅,雷猶未與火其尾。

    647 《袁相國故居訪李孝甫太仆》 明·王稚登

    魚文匕首不離身,馬踏長安市里塵。
    重過楊家舊亭子,深悲侯氏老門人。
    朱欄易主花無色,青眼逢君酒可親。
    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

    648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隋代·佚名

    一陽應候,萬國同文。
    天正紀節,太史書云。
    凝旒在御,列斜爰分。
    壽觴斯薦,祝慶明君。

    649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隋代·佚名

    一陽應候,萬國同文。
    天正紀節,太史書云。
    凝旒在御,列斜爰分。
    壽觴斯薦,祝慶明君。

    650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雕欄 通:闌)

    宋詞三百首婉約思念感嘆哲理

    651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652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哲理故事

    653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654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655 《諫逐客書》 先秦·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
    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古文觀止公文

    656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657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658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659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660 《秋興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寫景抒情憂國憂民組詩

    * 關于一國中的詩詞 描寫一國中的詩詞 帶有一國中的詩詞 包含一國中的古詩詞(23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