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和的詩詞(617首)

    281 《和人游白云莊二首之一》 宋·賀鑄

    原野正春風,登臨一醉同。
    陰晴時未定,今古思何窮。
    山勢落還起,溪流噎復通。
    隱君方自得,可羨爾冥鴻。

    282 《和同行潘生悒悒悠悠二首之一》 宋·賀鑄

    悒悒復悒悒,秋眠成夢泣。
    薄暮落花天,高樓面風立。

    283 《懷寄清涼和上人二首之一》 宋·賀鑄

    不見江南客,愿聽江南鐘。
    傾耳度遙夜,天寒多北風。

    284 《和錢德循古意二首之一》 宋·賀鑄

    駕犁豈知耕,布谷不入田。
    大農坐官府,百吏飽窮年。

    285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一》 宋·賀鑄

    鼓聲迎客醉還家,社樹團欒日影斜。
    共喜今年春賽好,纏頭紅有象生花。

    286 《和韓布殿丞三首其一·泛湖中》 宋·范仲淹

    平湖萬頃碧,謝客一開顏。
    待得臨清夜,徘徊載月還。

    287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一·曉》 宋·范仲淹

    墻外轆轤響,樓前江漢欹。
    曙光和月色,猶記早朝時。

    288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一·崚極上寺》 宋·范仲淹

    徘徊崚極寺,清意滿煙霞。
    好風從天來,吹落桂樹花。
    高高人物外,猶屬梵王家。

    289 《和僧長吉湖居五題其一·湖山》 宋·范仲淹

    湖山滿清氣,賞心甲吳越。
    晴嵐起片云,晚水連初月。
    漁父得意歸,歌詩等閑發。

    290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一·公路澗》 宋·范仲淹

    嵩高發靈源,北望洛陽注。
    清流引河漢,白氣橫云霧。
    英雄惜此地,百萬曾相距。
    近代無戰爭,常人自來去。

    291 《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制見寄因贈至一百四》 唐·陸龜蒙

    孔圣鑄顏事,垂之千載余。
    其間王道乖,化作荊榛墟。
    天必授賢哲,為時攻翦除。
    軻雄骨已朽,百代徒趑趄。

    292 《醉花陰·粉妝一捻和香聚》 宋·無名氏

    粉妝一捻和香聚。
    教露華休妒。
    今日在尊前,只為情多,脈脈都無語。
    西湖雪過留難住。
    指廣寒歸去。
    去後又明年,人在江南。
    夢到花開處。

    293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一靜舍》 宋·梅堯臣

    野木扶疏重復重,塘蒲涵水綠茸茸。
    琴書尤古得為樂,休問前山有戴顒。

    294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一田廬》 宋·梅堯臣

    結廬野田中,其高足以覘。
    坐臥劣自容,巢棲未嘗厭。
    但能風雨蔽,何惜茅蓬苫。
    終當收刈畢,寂寞慚山店。

    295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二絕》 宋·梅堯臣

    當時開向杏花後,今日綻當梅萼前。
    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滿枝燃。

    296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二絕》 宋·梅堯臣

    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時未合開。
    丹艷已先灰管動,不由人力與栽培。

    297 《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韻》 宋·梅堯臣

    鼓聲闐闐眾戲屯,百仞太華臨端門。
    端門兩廊多結彩,公卿士女爭來奔。
    接板連簾坐珠翠,簾疏不隔夭妍存。
    車駕適從馳道入,燈如撒星天向昏。

    298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十一蠶薄》 宋·梅堯臣

    河上緯蕭人,女歸又織葦。
    相與為蠶曲,還殊作筠篚。
    入用此何多,往售獲能幾。
    愿豐天下衣,不嘆貧服卉。

    299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一繭館》 宋·梅堯臣

    漢儀后親蠶,采桑來繭館。
    云母飾車上,鉤籠載車畔。
    援條露已乾,受葉日將晏。
    為言天下婦,茲事不可慢。

    300 《吳沖卿示和韓持國詩一卷輒以為謝》 宋·梅堯臣

    葉公所好者,熟已識頭角。
    一日真物來,駭汗沛且渥。
    我初見韓子,蜿蜒噴雷雹。
    子復蛟龍文,氣象不可捉。
    畏懷但驚顧,得與前事較。

    * 關于一和的詩詞 描寫一和的詩詞 帶有一和的詩詞 包含一和的古詩詞(6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