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元化的詩詞(522首)

    161 《奉詔賦后苑諸殿牡丹》 宋·宋庠

    靈囿先春啟,聯跗應候開。
    根隨一元毓,瑞協兩宮來。
    吐艷迎丹旭,揚芬散薄埃。
    斂煙交鈿合,側露并霞杯。
    耀彩珠翻樹,薰空蕙供煤。
    化工殫巧意,不為翦刀催。

    162 《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 宋·項安世

    堂堂傃軒翁,學古無不探。
    詁訓尊六經,文章妙瞿曇。
    大兒號今是,思若春波涵。
    最長作千百,時用經訓參。

    163 《送王道元運判致政歸潛皖》 宋·王铚

    好山如幽人,深絕常避地。
    潛峰獨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擁一峰寒,縹緲亂云氣。
    萬古招行人,誰與賞心會。

    164 《謝王元才見惠峨嵋山菩薩石》 宋·晁公溯

    久聞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劇嚴凝,厚地愈融結。
    崢嶸成層冰,千歲終不滅。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闕。

    165 《孟子·牛山》 宋·陳普

    氣化流行出一元,生生之理自天根。
    倘無斤斧牛羊累,觸處均沾雨露恩。

    166 《衢州祥符僧堂帳化士》 宋·釋崇岳

    滿堂蟠蟄臥僧龍,一片閑云下碧空。
    舒卷當機元自在,從教蚊蚋弄狂風。

    167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統御金輪四十年,拱垂衣化育黎元。
    萬機休罷升遐去,四海無思不斷魂。
    林間衲子,感戴深恩。
    合掌迎歸兜率院,當來成佛補慈尊。

    168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柳條弓,蒿枝箭,射中虛空成兩片。
    貍奴白牯,雷厲風行。

    16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雪發霜須,鯢齒雞膚。
    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靜守道之元樞。
    而今百草頭邊用,妙得云門一字俱。

    170 《贈別太臻禪者》 宋·釋重顯

    武陵山水何秘邃,元化功兮不容易。
    壇曾善卷韜龍光,洞亦桃花副麟趾。
    仍思昔日吾祖浩浩提綱宗,消息曠斷寰宇空。
    又聞高大舜讓公器,祥瑞卻生薦葦叢。

    171 《賀鳳山先生李文昌赴召》 宋·宋伯仁

    國老如公僅幾人,豈宜長嘯太湖濱。
    疇咨宰相調元化,詔趣尚書侍紫宸。
    欲振國威千載立,當從局面一番新。
    先生莫作前時看,多少枯根望早春。

    172 《和惠老元日立春復雪韻》 宋·袁說友

    一聲春正曉,雪里薦新年。
    攬鏡星霜久,催人歲月遷。
    化工原著意,物態漫爭妍。
    我老心尤遲,居閒覺地偏。

    173 《高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一首》 宋·真宗

    我秩元祀,上推靈源。
    展事有侐,祲威肅然。
    丹墄既降,秉心益虔。
    荷天之化,于千萬年。

    174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 隋代·佚名

    王化無外,坤珍效靈。
    旁枝內附,直斡來并。
    群公非一,祺祥紹登。
    至誠攸感,海縣斯寧。

    175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 隋代·佚名

    王化無外,坤珍效靈。
    旁枝內附,直斡來并。
    群公非一,祺祥紹登。
    至誠攸感,海縣斯寧。

    176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177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17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79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80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 關于一元化的詩詞 描寫一元化的詩詞 帶有一元化的詩詞 包含一元化的古詩詞(5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