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佛乘的詩詞(139首)

    121 《登繩金塔望廬山》 明·楊基

    過魯必謁岱,入洛須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見香爐峰。
    明登望湖亭,雨氣何空蒙。
    山僧指點笑五老,正在煙云中。

    122 《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 宋·強至

    郡境時雖泰,江鄉臘已深。
    群情憂雪晚,精意喜天忱。
    夙駕才分禱,春空倏變陰。
    銀成佛氏界,瓊掩帝家林。

    123 《歸自淮南雪行呈張鹽袁憲》 宋·陳造

    歲星逼歲回躔吳,吳兒不用憂旱枯。
    社鬼雨師當率職,雪龍已復隨指呼。
    百年眷屬無寧居,崩騰膠葛周太虛。
    翻云挾雨動十日,灑潤及物無遺馀。

    124 《山居》 宋·馮時行

    溪帶三弓地,山開一蓋天。
    茅檐低沒霧,藤路細迷懸。
    惡草翻新耨,獰彪突舊穿。
    爭雞喧臂膊,靜鷺立攣拳。

    125 《與馬通判》 宋·曹勛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隱淪。
    幅巾嘯傲喜接物,仿佛白鶴乘孤云。
    朅來帝所暫戾止,亹亹清言償所喜。
    內慚已老不受教,猶幸一奉圯橋履。

    126 《五百羅漢洞》 宋·李流謙

    五百云霞侶,同胞生佛家。
    不貪三昧酒,共駕一乘車。
    猿饋霜余果,僧烹粥后茶。
    我來無供養,唯讀妙蓮華。

    127 《夜呈欽止審知時欽止歸自三衢》 宋·趙蕃

    政爾相從問阿兄,忽聞門外竹車鳴。
    對床縱復無今雨,展卷不妨同短檠。
    頗念興乘聊一詣,卻憐侍立苦頻更。
    風微佛屋瑯璫絕,古柏陰中看月明。

    128 《潘文度》 宋·葉適

    秦聲鳴嗚何處村,楚些行欹愁斷魂。
    光風自汎靈劃碧,朗月豈受頑云吞。
    坐具平鋪佛叉手,空劫以前人總有。
    一文全舍絕乘除,得福便過昆侖渠。

    129 《贈已訥二老軒》 宋·鄭清之

    吾聞墨者徒,設教本兼愛。
    釋伽弘其源,方識宇宙大,河沙與寶塔,平待了無礙。
    夫何佛法衰,涉晉唐五代。

    130 《峽州程彥彪簽判賦桃花讀之良有佳致嗣韻敬呈》 宋·陽枋

    群芳發天機,妍媸太紛競。
    秋菊繁有從,色以黃為正。
    淵明具卓越識,主一無多柄。
    日鋤三徑荒,取友霜松勁。

    131 《三用喜雨韻三首》 宋·吳潛

    雨缶云瓶剖阿香,瀰漫何處辦玄蒼。
    衰翁顦顇憂三伏,古佛慈悲賜一涼。
    但愿有緣乘款段,豈應無夢駕偏箱。
    西風谷口秋田熟,休問奇章與贊皇。

    132 《題深省庵》 宋·蒲壽宬

    結草為庵寄一枝,鐘魚聊復事清規。
    野蔬入供無人識,古柏為香有佛知。
    頻去飲泉非為渴,偶來坐石忽忘饑。
    常談且接頭陀伴,欲說上乘空費辭。

    133 《題東坡枯木》 宋·李處權

    先生萬卷讀,命世文之豪。
    矯矯鸞鳳姿,仰止人物高。
    坐石翳白佛,古繭磨衲袍。
    玉堂押翰手,不數乘與褒。

    13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陽。
    杲日麗天無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說三乘十二部,會來只是一醫方。
    長年有病不尋藥,五千余卷枉施張。

    13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白云無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氣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續千燈。
    淵默心傳諸佛體,家風獨許少林曾。

    13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內非可形,外還絕稱。
    妙圓一句,通變諸乘。
    混十界心而靜其念,吞三世佛而空其膺。
    真機了了,祖意繩繩。
    偏去正來兮閑閑受用,圓規方矩兮恰恰相應。

    137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麟龍不為瑞,珠璧不為貴。
    衲僧眼豁開,徹見生死蔕。
    生死蔕,第一義。
    諸佛心,祖師鼻。

    138 《隆興甲申仲冬回郡城宿龍泉寺遇雪》 宋·孫應時

    乘興登山寺,匆匆未暇歸。
    偶逢天色變,忽見雪花飛。
    佛屋渾迷瓦,僧房半掩扉。
    坐看青嶂老,一知透禪機。

    139 《伯氏自儀真招寶覺師住持以詩促行》 宋·王洋

    白沙太守性多能,儒業箕裘祖佛燈。
    酒減三分留待客,草高一丈遠招僧。
    見成齋飯非長計,創立業林是大乘。
    好住溈山十年后,牯牛爛欑不須繩。

    * 關于一佛乘的詩詞 描寫一佛乘的詩詞 帶有一佛乘的詩詞 包含一佛乘的古詩詞(1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