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聲名莽舊墟,百年消息孕真儒。南方只道足文史,今見北方行秘書。
悃愊無華憂世深,十詩直寫古人心。也教窮谷敲推士,一識中原正大音。
兵前創建教條親,鞍馬叢中玉雪身。揭起先牌一廉字,十州草木亦回春。
世變崢嶸可奈何,魚龍雜襲故應多。風休云定須臾事,惟有高賢炯不磨。
上都仁問遠如天,人望公來望歲然。正有郇模三十字,含毫欲愬復難宣。
南北風殊久未諳,亂離更值旱如惔。斗升試酌西江水,應有湯年一溉甘。
詔旨丁寧畫一頒,盡驅黠吏革貪官。若行兩事無他事,民命那無一線寬。
釋老新來各有宗,西民最惜一民窮。挽回世道能無在,主張斯文盡屬公。
故園三畝淡生涯,雨橫風狂縮似蝸。從此亦稱蕭相客,合無穩種邵平瓜。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野水荒山寂寞濱,芳條弄色最關春。故將明艷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
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野性豈堪此,廬山歸去來。
并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行行過任村,遂歷黃河隩。
短短橫墻。矮矮疏窗。*憎兒、小小池塘。高低疊障,綠水邊傍。
我昔在桐鄉,伊人頗欣戴。今來佐洛南,事事為時背。自愧居下流,無能謝前輩。固乏橫草功,當蒙及瓜代。且遺牒訴還,使用吏民愛。洗眼看舊書,怡然忘宇內。
鶴頸龜腮骨已仙,星壇長嘯誦瓊篇。自從闕下歸仙后,一枕清風幾萬年。
青田松上一黃鶴。相思樹下兩鴛鴦。無事交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
青管演綸都已竭,文揪爭道恨非高。輒將北苑先春茗,聊代山中墮月毫。
一介扣門,尺書在手。不是長須饋鯉,乃知中夜忘牛。拽把牽犁,能耕百畝。披毛戴角,方得五春。
憶昨公持使節西,迎公曾渡石田溪。今公復因召節至,送公亦渡石田水。公今西來又東去,送迎車馬紛無數。我雖憔悴不如人,倚賴故情蘄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