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籍念無補,先廬獲歸休。所忻三載間,暇日從公游。城中十畝園,頗復依清流。渺渺送歸雁,翩翩下輕鷗。
權門極珍羞,未辦食龍肉。我家湘楚山,籜龍飫奴仆。淮南戶戶有黃虀,公今徑歸亦不癡。更包筍脯贈行李,定應笑殺長安兒。
卉木萋萋二月寒,杏垂紅雨涕浪浪。無司花女太幽絕,有索酒郎多醉狂。弄影莫陪張子野,斷腸空憶賀橫塘。春來亦欲尋詩社,卻怕詩工與道妨。
初聞百梁村,拔自天池井。今知萬松岡,一夕趨北嶺。顧茲挾山威,何心罔知警。
乾坤高厚愛無偏,罪大其如未許憐。莫向歲時加念我,共須憂畏補前愆。
五月榴花照午時,三年知汝憶親闈。小箋寫賦隨香到,信是今年已庶幾。
乳燕飛飛竹色深,阿樞嬌賀想同斟。要知此日婦姑意,便是南方子父心。
惟吾始生朝,汝祖五十八。甫及賈誼少,祖易大夫簀。懷繃至不天,能有幾歲月。不得著斑衣,慘慘意常缺。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建瓴敗屋方傾雨,垂罄空囊正念饑。漸見炊煙多笑語,可憐僮仆太無知。
見山不見理,真假析為二。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
筆畫與石疊,二者均是假。惟彼此間山,如疊亦如畫。要當論夫空,萬物同一馬。隨緣判此公案時,不知筆作麼生下。
書生業辭藝,不為覓科舉。胸中負器識,筆下有今古。君看阿房賦,豈是布衣語。獨其在糊名,貴賤惟所主。
病與老期推復來,十分春事苦相催。干戈四海少閑地,寒暑一生能幾回。止酒尊罍成說食,空華風景亂真梅。晴明強理尋山屐,笑口逢君儻暫開。
茲爐之先,鯨波空際。有國曰韓,以陶以器。奉之函丈,寶煙輕細。此一瓣香,用嚴報地。
積陰掃秋風,吹作今夕月。山岳四高寒,天地一澄澈。幽人渺何許,慶喜清暉發。一樽不同樂,孤光共愁絕。
老干枯枝傲雪霜,何人寫影向華堂。為君補綴枝頭葉,坐覺春風細細香。
葉染青云節抱霜,一枝聊寄墨君堂。故園根撥依然在,會見龍孫脫籜香。
穿壁扶蘇稍避霜,干霄形勢自堂堂。如何耿介瑯玕色,也帶雙鴉寶墨香。
莫驚綠葉襯玄霜,更上幽人白玉堂。為與蒼官論久要,筆端應借遠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