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月魯不花傳》文言文閱讀練習題
《元史·月魯不花傳》文言文閱讀練習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小題。
月魯不花,字彥明,蒙古遜都思氏。生而容貌魁偉。未冠,父脫帖穆耳戍越,因受業于韓性先生,為文下筆立就。就試江浙鄉闈,居右榜第一。遂登元統元年進士第,授將仕郎、臺州路達魯花赤①。縣未有學,乃首建孔子廟,既又延儒士為之師,以教后進。
至正元年,改集賢待制,除吏部員外郎。奉命至江浙糴粟二十四萬石。至則第戶產之高下以為糴之多寡,不擾而事集。升吏部郎中,尋拜監察御史。升吏部侍郎,銓選于江浙,時稱其公允。適朝廷有建議欲于河間、長蘆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魯不花即為書具言其非便。言入中書,忤議者,遷工部侍郎。后分部彰德,道過河間,民遮擁拜謝日:“微公言,吾民其斃矣。”
會方重選守令,以保定密邇京畿,除保定路達魯花赤。陛辭,詔諭諄切。保定歲輸糧十萬石于新鄉,苦弗便。月魯不花請輸京倉以便之。俄除吏部尚書。保定父老百數詣闕,遂以尚書仍知郡事。保定民不忍其去,繪像以祀之。
還,遷翰林侍講學士。入見帝宣文閣,有旨若曰:“朕以畿甸之民疲敝,特選爾撫吾民。爾毋峻威,毋弛法,或挾權以干汝于非法,其即以聞。”視事之初,有權臣來謁以免役事,月魯不花面斥曰:“圣訓在耳,不敢違。”
俄改山南道廉訪使,浮海北而往,還抵鐵山,遇倭賊船甚眾,乃挾同舟人力戰拒之,倭賊紿言投降,弗納。遂遇害。當遇害時,麾家奴那海刺殺首賊,同舟死事者八十余人。朝廷贈謚忠肅。
(《元吏·月魯不花傳》)
【注】①達魯花赤:元朝的官名,為所在地方、軍隊和官衙的.最高長常。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奉命至江浙糴粟二十四萬石 糴:買賣
B.至則第戶產之高下 第:按……次第
C.俄除吏部尚書 除:授職
D.或挾權以干汝于非法 干:干預
5.下列各組句子中,表現月魯不花“撫民”的一組是( )(3分)
①以為糴之多寡,不擾而事集 ②銓選于江浙,時稱其公允
③月魯不花即為書具言其非便 ④月魯不花請輸京倉以便之。
⑤保定父老百數詣闕 ⑥朕以畿甸之民疲敝,特選爾撫吾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月魯不花在江浙行省鄉試中,得中右榜第一,后來又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最終做到山南道廉訪使。
B.在江浙做官期間,月魯不花見到各縣均無學生,于是首建孔子廟為學校,并聘請儒士為師,教育后生。
C.月魯不花由于為民請命,得罪了部分官員,但卻獲得百姓的愛戴,以至于路過河間時,百姓攔路感恩。
D.月魯不花在鐵山遇倭寇,于是率同舟人與倭寇大戰,同舟的一共死了八十余人,而自己最終也遇害了。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適朝廷有建議欲于河間、長蘆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魯不花即為書具言其非便。(5分)
(2)視事之初,有權臣來謁以免役事,月魯不花面斥曰:“圣訓在耳,不敢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