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縣令捕蝗》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縣令捕蝗

    原文
    錢勰為如皋縣令,會歲旱蝗發,而泰興令獨紿群將云:“縣界無蝗。”已而蝗大起。郡將詰之,令辭窮,乃言縣本無蝗,蓋自如皋飛來,乃檄如皋請嚴捕蝗,無使侵鄰境。穆甫得檄,輒書其紙尾報之曰:“蝗蟲本是天災,即非縣令不才。既自敝邑飛去,卻請貴縣押來。”未幾,傳旨都下,無不絕倒。


    閱讀練習
    1、解釋:①會 ②獨 ③紿 ④云 ⑤已而 ⑥詰 ⑦蓋 ⑧檄 ⑨不才
    2、翻譯:①令辭窮 ;②輒書其紙尾報之曰
    3、理解:這兩個縣令的共同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1.①適逢②卻③欺騙④說⑤不久⑥責問⑦大概⑧公文,此指發送公文⑨沒才能
    2.①(泰興)縣官無話可說②就在對方公文的未了(寫了首詩)回復他。
    3.都不負責任。


    翻譯
    錢勰擔任如皋的縣令,恰逢當地爆發蝗蟲引起的旱災,而泰興的縣令卻欺騙郡的長官說:“當地沒有蝗蟲。”不久,蝗蟲成災,郡長官責問,泰興的官縣無言以對,于是說當地的蝗蟲,大概是從如皋飛來的。于是下公文給如皋的官縣要求捕捉蝗蟲,不能讓它危害鄰近的地區。錢勰拿到公文,就在對方公文的末了寫了首詩回復他:“蝗蟲原本是天災,而不是官縣沒有能力。既然是從我的地盤上飛出去的,就請你們將它們押來。”不一會兒,回信到后,縣內無不為之絕倒。


    注釋
    (1)錢勰(xié):宋朝人,字穆甫。
    (2)為:擔任。
    (3)如皋(gāo):古地名,今江蘇如皋縣。
    (4)會:遇到。
    (5)歲:年。
    (6)獨:卻。
    (7)郡將:郡的長官。
    (8)檄:向……發公文。
    (9)鄙邑:對自己所在縣的謙稱。
    (10)郡將:知府。
    (11)令:縣令 。
    (12)紿:欺騙。
    (13)云:說。
    (14)已而:不久。
    (15)蓋:句首發語詞。
    (16)詰:責問。
    (17)不才:沒有才能。

    【文化常識】
    謙稱與尊稱。在社會交際中,既有尊卑長幼的區別,又有人情禮貌的講究,所以古今都存在謙稱與尊稱,而古人特別講究這一套。上文末了說到“敝邑”與“貴縣”,雖帶戲謔,但用詞上前者是謙稱,后者屬尊稱。又,“鄙人”、“寒舍”、“陋室”、“犬子”等屬謙稱,而“閣下”、“令尊”、“令郎”、“貴府”等屬尊稱。

    問答
    泰興令是一個好指責,埋怨別人,推卸責任的人
    寫出上文段中一個謙詞: 敝(邑), 一個敬詞: 貴(縣)。
    泰興縣發生蝗災,為什么要如埠的縣的人來捕捉 :
    想要推卸責任


    拓展
    用一句話規勸泰興縣令的做法
    你不要再推卸責任了,犯了錯要及時改正才不失為一個好縣令

    兩縣令分別特點:
    泰興:推卸責任,昏庸,沒有才能,強詞奪理
    如皋:機智

    主旨
    做人不能推卸責任,犯了錯誤要及時的改正。
    * 縣令捕蝗原文錢勰為如皋縣令,會歲旱蝗發,而泰興令獨紿群將云:“縣界無蝗。”已而蝗大起。郡將詰之,令辭窮,乃言縣本無蝗,蓋自如皋飛來,乃檄如皋請嚴捕蝗,無使侵鄰境。穆甫得檄,輒書其紙尾報之曰:“蝗蟲本是天災,即非縣令不才。既自敝邑飛去,卻請貴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