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閱讀答案及翻譯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教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省,并怡然自樂。  (節選自《桃花源記》)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屋舍儼然(       )         (2)阡陌交通(      )
    (3)不獨子食子(       )       (4)貨惡其棄于地也(   )
    10.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
    B.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                          長跪而謝之
    11.翻譯下面句子。(4分)
    (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語句填空。(2分)
    (1)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桑竹垂余陰,菽稷〔糧食作物〕隨時藝〔種植〕”的詩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園景象與之類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與之異曲同工的句子是:
    13.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藝術地再現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因此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請參照示例,從兩段選文中再找出一例,說說它們的相似之處。(3分)
    示例: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看出“桃源”中社會環境和平安寧,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盜竊亂賊而不作”。

    參考答案
    9.(4分)(每小題1分)(1)整齊的樣子(2)交錯相通(3)以……為子 (4)憎惡
    10.(2 分) B
    11.(4分)(每小題2分)(1)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12. (2分)(每小題1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13.(3分)示例:
    ①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或“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②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職,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男有分,女有歸”。
    *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教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省,并怡然自樂。?(節選自《桃花源記》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