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朱德潤《游靈巖天平山記》閱讀答案

    游靈巖天平山記
    朱德潤
        ①吳郡之西為湖,東為江,獨靈巖天平為山之勝境。予昔陪宋尚書誠夫來游,距今十有七年矣。其山巒林麓陂池之美,蓋嘗粗記而未能再覽其詳也。
        ②至正已丑春暮,判簿顧君定之等,約余為山行。於城西之楓橋入,先抵吳安山下,即乘肩輿行。二三里至觀音山,又行抵北山,還宿衍福精舍。
    ③明日,復就肩輿,由吳安山左,度天平嶺,瞻文正范公故祠:喬木森茂,異石林立。轉過野橋村店,山回澗曲,樵歌牧唱,相與應答於翠微空曠之間,里人所謂雞經山、虎子谷者,突然乎其左;琴臺山獻、羊腸嶺者,兀然乎其右。迤值上陂陁,經犖確,皆陟險攀緣而上,直抵靈巖山永祚塔寺后。回望諸山,皆在其下;山色蒼茫,湖光鏡凈,瞰飛鳶於木杪,睇云帆於天際。乃環山而歸,復抵天平之白云寺。入拜范公祠下,出則日色已晡,煙光黯淡,諸峰默立,如拱如揖,如迎如送
    ④余謂定之曰:“人生聚散之蹤,來不可期,去不可追。矧歲月奔馳,一俯一仰,悉為陳跡,物是而人非者有矣。今則天和日晴,川朗山秀,心開而目明,意適而情暢,有朋儕足以倡和,酒肴足以獻酹,豈知非它日之觀美乎!則斯游也,不可以不記。”
                                                       (選文有刪節)
    [注]①肩輿:轎子。②矧:況且。
     
    22. 概述第①段的主要內容。(2分)
    23. 天平山的“山巒林麓陂池之美”體現在       。(3分)
    24. 試對第③段中“諸峰默立,如拱如揖,如迎如送”一句進行賞析。(3分)
    25. 下列對“豈知非它日之觀美乎!”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難道不知道這在其他日子所能看到的美景嗎!
    B.怎么知道這不是在其他日子里來此觀看美景!
    C.怎么能不知道這不是其他日子所看到的美景!
    D.哪里知道這不是其他日子所能看到的美景啊!
    26.閱讀全文,概述作者在文中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
    22、天平山是吳地風景優美的地方(1分);十七年后再次重來游覽(1分)。
    23、山巒起伏曲折,山色莽莽蒼蒼(1分);森林蒼翠茂盛(1分);湖水平面如鏡,云帆點點(1分)。
    24、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形象地寫出了山峰的各種不同形態(1分),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1分)。
    25、D
    26、作者在文章表達了人生聚散無常,歲月流逝不停(1分),要珍惜眼前美景(1分),及時享樂的思想感情(1分)。
    * 游靈巖天平山記朱德潤???①吳郡之西為湖,東為江,獨靈巖天平為山之勝境。予昔陪宋尚書誠夫來游,距今十有七年矣。其山巒林麓陂池之美,蓋嘗粗記而未能再覽其詳也。???②至正已丑春暮,判簿顧君定之等,約余為山行。於城西之楓橋入,先抵吳安山下,即乘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