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裴通《金庭觀晉右軍書樓墨池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金庭觀晉右軍書樓墨池記
    [唐]裴  通
    越中山水奇麗者,剡為之最;剡中山水奇麗者,金庭洞天為之最。其洞在縣之東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爐峰,其峰即洞天北門也。谷抱山斗,云重煙巒,回互萬變,清和一氣。花光照夜而常晝,水色含空而無底。此地何事,嘗聞異香,有時值人,從古不死。真天下之絕境也。
    有晉代六龍失馭,五馬渡江,中朝衣冠,盡寄南國。是以瑯琊王羲之領右軍將軍,而家于此山。其書樓墨池,舊制猶在。至南齊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絕,勤求上玄,遂啟高宗明皇帝,又于此山置金庭觀,正當右軍之家。故書樓在觀之西北維,高可二丈已下。墨池在天尊殿東北維,方而斜,廣輪可五十尺已下。池樓相去東西羨直,才可五十余步。雖形狀卑小,不足以壯其瞻玩,而恭儉有守,斯可以示于將來。況乎處所遐深,風景秀異,契逍遙之至理,閱鸞鶴之參差。
    其洞天在天臺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門在此小香爐峰頂,人莫得而見之。有山樵夫往往見之者,或志之以奇花異草,還報鄉里,與鄉里同往,則失其所志也。過此峰東南三十余里,有石竇呀為洞門,即洞天便門也。人或入之者,必贏糧秉燭,結侶而往。約行一百里、二百里,多為流水淤泥所阻而返,則莫臻其極也。
    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書樓,臨墨池,但見山水之異也。其險如崩,其聳如騰,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層,而謂天可升。經再宿而還。以書樓缺壞,墨池荒毀,話之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孫之在者,理荒補缺,使其不朽。即事題茲,實錄而已。
    (節選自《全唐文》)
    【注】①六龍失馭,五馬渡江:指西晉統治崩潰,司馬睿等五王南渡長江。②中朝衣冠:中原的士大夫。③廣輪:廣袤。④羨直:斜對。⑤石竇:石穴。呀:廣大空闊的樣子。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循山趾而右去           循:沿著。
    B.正當右軍之家         當:處在。
    C.或志之以奇花異草       志:標記。
    D.必贏糧秉燭          贏:背負。
    3.下列各組句子,全都描寫剡中山水“奇麗”的一組是(3分)
    ①剡中山水奇麗者,金庭洞天為之最
    ②谷抱山斗,云重煙巒,回互萬變,清和一氣
    ③花光照夜而常晝,水色含空而無底
    ④況乎處所遐深,風景秀異
    ⑤與鄉里同往,則失其所志也
    ⑥其險如崩,其聳如騰,其引如肱,其多如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首段介紹越地山水景色,用層層推進的寫法,突出了金庭洞天景色的奇麗。
    B.文章介紹王羲之定居金庭山的緣由,也交代了王羲之建書樓和墨池的根本原因。
    C.金庭觀周邊的山巒險峻高聳入云,讓作者不禁產生了借此可以登上天庭的感想。
    D.作者見書樓殘破、墨池荒蕪,將情況稟告給當地縣令,促使書樓和墨池得以修繕。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故書樓在觀之西北維,高可二丈已下。(3分)
    (2)登書樓,臨墨池,但見山水之異也。(3分)

    參考答案
    2.(3分)
    B(當:面對。)
    3.(3分)
    C(①④不是描寫;⑤寫金庭洞天的僻遠難尋,不是寫奇麗。)
    4.(3分)
    B(原文沒有交代王羲之建書樓和墨池的原因。)
    5.(6分)
    (1)(3分)
    所以藏書樓在道觀的西北角,高度大約二丈以內。(意思對、語言通順1分,“故” “可”各1分。)
    (2)(3分)
    登上藏書樓,俯視洗墨池,只見山水的奇異。(意思對、語言通順2分,“但”1分。)

    【參考譯文】
    越地山水奇異美麗的,數剡縣為第一;剡縣的山水奇異美麗的,數金庭洞天為第一。金庭洞在縣城的東南。沿著山腳向西走,大約七十里,就到了小香爐峰,它的峰頂就是金庭洞天的北門。深谷環抱著高山,云霧繚繞籠罩著峰巒,回環交錯,千變萬化,天氣清明和暖。花光照耀得黑夜時時如白晝,潭水倒映天色深沉無底。這地方不知什么緣故,曾經有人聞到奇異香氣,有時會遇到自古以來長生不死的人。真是天下絕妙的勝境啊。
    自從西晉統治崩潰,司馬睿等五王南渡長江以后,中原的士大夫,全都寄居南方。所以瑯琊人王羲之任右軍將軍,就把家安在金庭山。他的藏書樓和洗墨池,至今還保持著原先的形制。到南齊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想找一個幽靜無人的所在,勤謹修心,于是上奏齊高宗明皇帝,又在這山中建造金庭觀,這金庭觀正對著王羲之的家。所以藏書樓在道觀的西北角,高度大約二丈以內。洗墨池在天尊殿的東北角,形狀正方稍斜,廣袤大約五十尺以內。墨池和書樓東西斜對,相距大約五十多步。兩處遺跡的形狀雖然低矮、狹小,不足以使人在賞玩方面感到壯觀,可是恭謹儉約有操守,這可以成為后世的表率。何況這里地處僻遠幽深,風景秀麗奇異,契合安閑自得的至理,又可以觀看飛鸞白鶴的往來飛翔。
    金庭洞天在天臺縣桐柏山中,方圓四十里。它的北門就在小香爐峰的峰頂,通常人們不能看到它。上山砍柴的樵夫常常見到它,有的就用奇花異草標記,回來報告同鄉鄰里,和同鄉鄰里一起去尋找,卻找不到做下的標記。穿過小香爐峰往東南走三十多里,有一個廣大空闊的石穴敞開成為洞門,這就是金庭洞天的旁門。有想進山洞的人,一定要背負糧食,帶上火燭,結伴進去。大約走一二百里,大多被流水或淤泥阻擋而返回,沒有人能夠到達它的盡頭。
    我在元和二年三月,和兩三個道友,步行前去游覽。登上藏書樓,俯視洗墨池,只見山水的奇異。山勢險峻好像就要崩塌,峰巒高聳仿佛騰空而飛,山脈蜿蜒宛如伸長的手臂,山巒眾多就像朋友聚會。爬不到三四層山,就以為天空也可以攀登了。游玩住了兩個晚上才返回。回來后,將藏書樓已經殘破損壞,洗墨池荒蕪毀壞的情況,稟告給縣令王公。王公非常驚訝,訪求王羲之的后裔,修補荒廢缺損的部分,讓它長久保存。我把這件事寫在這篇文章,據實記錄罷了。
    * 金庭觀晉右軍書樓墨池記[唐]裴??通越中山水奇麗者,剡為之最;剡中山水奇麗者,金庭洞天為之最。其洞在縣之東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爐峰,其峰即洞天北門也。谷抱山斗,云重煙巒,回互萬變,清和一氣。花光照夜而常晝,水色含空而無底。此地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