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于令儀不責盜的譯文

    于令儀不責盜

    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舍子也。令儀曰:“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邪?”曰:“迫于貧耳。”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爾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明使去。盜大感愧,卒為良民。

    譯文:

    曹州于令儀,是做生意的人,為人忠厚,不損人利已,晚年家境頗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盜。于令儀的兒子們抓住了小偷,原來是鄰居的兒子。令儀對他說:“你平時很少做對不起自己的事,何苦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說:“都是貧窮逼的。”問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說:“有十貫銅錢就足以買食物及衣服了。”令儀按照他要求的數目給了他。小偷剛一走,令儀又叫他回來,盜賊很驚恐,令儀對他說:“你十分貧窮,晚上背著十貫銅錢回家,我擔心你被人責問。”留到天亮才讓他走。盜賊感到十分慚愧,終于成為良民。

    注釋: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2)長(zhǎng)厚:年長而厚道。   
    (3)盜:賊   (4)乃:原來。   (5)素:向來。   (6)邪:同“耶”。   
    (7)十千:指一萬銅錢。   (8)去:離開。   (9)延:聘請。掖:教育。   (10)令族:有聲望的家族。  
     (11) 足:足夠。   (12)使:讓。   (13)卒:最后,最終。   (14)物:人。   (15)既:已經。   
    (16)忤(wǔ):觸犯。   (17)寡悔:很少有懊悔,意為很少做錯事。即為人謹慎小心。   (18)詰:責備,責怪。


    賞析
      在《于令儀濟盜成良》這個故事中,于令儀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教誨周圍的人,并且用寬厚的心去感化別人,甚至是盜賊。文章揭示的現實意義是,對于別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斷性的結論,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諒和向善的心,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敬。
    * 于令儀不責盜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舍子也。令儀曰:“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邪?”曰:“迫于貧耳。”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爾貧甚,夜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