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劉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淝間,資財數百萬”閱讀答案及翻譯

    劉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淝間,資財數百萬,常修德不耀,人莫知之。家雖富,利人之財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報。
    長慶初,有善相人,于壽春道逢元溥曰:“君財甚豐矣。然更二三年,大期將至,如何?” 元溥曰:“夫壽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相人曰:“夫相不及德,德不及度量。君雖不壽,而德且厚,至于度量尤寬。且告后事,但二三年之期,勤修令德,冀或延之。”言訖而去。 
    溥有女將適,抵維揚,求女奴資行,用錢八十萬,得四人焉。內一人方蘭蓀者,有殊色,而風骨姿態,殊不類賤流。元溥詰其情,久而乃對曰:“某代為名家,家本河洛。先父以卑官淮西,不幸遭吳寇跋扈,因緣姓與國同,疑為近屬,身委鋒刃,家仍沒官,以此湮沈,無處告訴。其諸骨肉,寇平之后,悉被官軍收勍①為俘,不可復知矣。”元溥太息久之,乃言曰:夫履雖新不加于首,冠雖舊不踐于地。雖家族喪亡,且衣冠之女,而又抱冤如此,三尺童子,猶能發憤,況丈夫耶!今我若不振雪爾冤,是為神明之誅焉。”因問其親戚,知其外氏劉也。遂焚其券,收為甥,以家財五十萬,先其女而嫁之。
    長慶二年春三月辛卯,蘭蓀既歸,元溥夢見一人,被青衣秉簡,望塵而拜,潸然曰:“余則蘭蓀之父也。感君之恩,何以報之!某聞陰德所以動天地也,今君壽限將盡,余當為君請于上帝,故奉告。”言訖乃去。后三日,元溥復夢蘭蓀之父立于庭,紫衣象簡,侍衛甚嚴,前謝元溥曰:“余不佞,幸得請君于帝,帝許我延君壽二十五載,而富及三代,子孫無復后禍。帝又憫余之冤,署以重職,獲主山川于淮海之間。”因鳴咽再拜而去。詰旦②,元溥依依,未所甚信。
    后三年,相者復至。元溥始以蘭蓀之父為告,相者曰:“昔韓子陰存趙氏,太史公以韓 氏十世而位至王侯者,有陰德故也。況蘭蓀之家無后矣,蘭蓀之身賤隸矣,如是而能不顧多財之與殊色,而恤其孤,豈不謂陰德之厚哉?”
                                                    (選自《太平廣記》,有刪改)
    [注]①勍(qíng):強。收勃,強收。 ②詰旦:明旦,明朝(zhāo)。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勤修令德,冀或延之         令:美好
    B.以此湮沈,無處告訴         告訴:申訴
    C.蘭蓀既歸,元溥夢見一人     歸:返回
    D.被青衣秉簡,望塵而拜       秉:拿著
    5.C(歸,女子出嫁)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劉弘敬善言善行的一組是(    )(3分)
    ①利人之財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報     ②君雖不壽,而德且厚,至于度量尤寬
    ③求女奴資行,用錢八十萬,得四人焉   ④三尺童子,猶能發憤,況丈夫耶
    ⑤以家財五十萬,先其女而嫁之         ⑥今君壽限將盡,余當為君請于上帝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6.B(②是相者的評價,非“善言善行”;③是客觀敘事,與“善言善行”無關;⑥是蘭蓀之父的感恩之行。)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劉弘敬家有數百萬資財卻絲毫不炫富,以至于人們都不知道他。其為人良善,雖取利于別人,人家也不怨恨他。
    B.相面之人認為劉弘敬雖然只剩下兩三年的壽命,但劉弘敬德行高厚、度量寬大,只要多積功德,便有可能延長壽命。
    C.劉弘敬因見蘭蓀不像平常家庭出身的人,便打聽她的身世,得知她的外祖父姓劉,于是將其收為外甥女,并出巨資將其嫁出。
    D.劉弘敬能夠不惜花費巨資,不貪戀蘭蓀的美色,盡心盡力撫養蘭蓀的遺孤,積累了深厚的陰德,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7.D(原文說蘭蓀是遺孤,而不是說蘭蓀的遺孤,選項曲解文意。)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壽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3分)
    長壽還是短命是天意(或:上天決定的)啊,先生又能把我怎么樣?(得分點:“壽夭”1分,判斷句式1分,“奈……何”1分,“其”所表達出的反問語氣1分)
    (2)今我若不振雪爾冤,是為神明之誅焉。(3分)
    今天我如果不能挽救你并昭雪你的冤恨,這就要被神明誅殺了。(得分點:“振”“雪”各1分,被動句式1分。)
    (3)帝又憫余之冤,署以重職,獲主山川于淮海之間。(4分)
    天帝又憐憫我的冤情,把重要職務委任(給我),(我)獲得了在淮海之間掌管山川的大權。(得分點:“署”、“署以重職”、“主山川于淮海之間”、補省略各1分。)
    * 劉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淝間,資財數百萬,常修德不耀,人莫知之。家雖富,利人之財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報。長慶初,有善相人,于壽春道逢元溥曰:“君財甚豐矣。然更二三年,大期將至,如何?”元溥曰:“夫壽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相人曰:“夫相不及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