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閱讀答案及翻譯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0.解釋加點的詞。(2分)
    ①余幼時即嗜學(       )         ②錄畢,走送之(       
    ③益慕圣賢之道(       )         ④或遇其叱咄  (       
    11.下邊加點詞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以中有足樂者
    B.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C.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肉食者謀之
    D.門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無馬邪
    12.翻譯劃線句子。(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13.文中寫人物讀書刻苦的語句是:(2分)                                

    參考答案
    10.略  11.A  12.略  13.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注釋:
    (2)余:我。嗜(shì是)學:愛好讀書。
    (3)假借:借。
    (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讀書。弗,不。之,指代抄書。 (5)走:跑,這里意為“趕快”。
    (6)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7)既:已經,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成年。
    (8)圣賢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統。宋濂是一個主張仁義道德的理學家,所以十分推崇它。
    (9)碩(shuò朔)師:學問淵博的老師。游:交游。
    (10)嘗:曾。趨:奔赴。
    (11)鄉之先達:當地在道德學問上有名望的前輩。這里指浦江的柳貫、義烏的黃溍等古文家。執經扣問:攜帶經書去請教。
    (12)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13)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14)叱(chì赤)(咄duō奪):訓斥,呵責。
    (15)俟(sì四):等待。忻(xīn新):同“欣”。
    (16)卒:終于。

    參考譯文
    我小的時候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寒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的圣賢的學說。又憂慮不能與才學淵博的老師和有名的學者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一屋子,他從不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訓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話;等待他高興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啟示
    1.學習不怕困難,不怠慢
    2.不怕苦,不怕累的樸實品質
    3.遵守諾言,借物要還
    *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