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曲突徙薪》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曲突徙薪
    原文
    客有過⑴主人者,見其灶直突⑵,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⑹為曲突,遠⑷徙⑶積薪⑸,不⑺者且⑻有火患!”主人默⑼然不應⑽。俄而⑾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⑿。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⒀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14),而不錄言(15)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16)使聽客言,不費牛酒,終亡(17)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17)恩澤,焦頭爛額為(18)上客邪?”主人乃(19)寤(20)而請(21)之。
    ——選自《漢書·霍光傳》

    閱讀練習
    1.文中四處橫線要填入恰當的詞,依次正確的一項是(   )
    A.焉  爾  因  以  B.然  之  以  而 
    C.焉  爾  因  且  D.然  之  以  且
    2.指出下面兩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則且有火患(“ ”通“    ”)
    ②曲突徙薪亡恩澤(“ ”通“      ”)
    3.翻譯以下兩句。
    ①不則將有火患                               。
    ②焦頭爛額為上客                              。
    4.“主人乃悟而請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  )
    A.應該首先感謝有先見之明的人。  B.不應忘記提醒過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進忠言的人。      D.要接受不聽忠告的教訓,勇于承認錯誤。
    參考答案
    1.B
    2.①“不”通“否” ②“亡”通“無”
    3.①否則將有火災 ②頭和額都燒焦了的人為上等客
    4.D


    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①鄉居里中人哀而救之(    )
    ②于是殺牛置酒(    )
    ③余各以功次坐(    )
    ④今論功而請賓(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這則寓言告訴了人們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1.①同情②備辦③按照④介詞,表修飾關系
    2.①(你)要讓煙囪拐個彎,把柴草放遠點,不然的話,你家將有火災隱患。②當初如果聽從客人的勸告,不用殺牛擺酒席,也不會發生火災。
    3.不重視別人的忠告和批評,往往會有后患。


    注釋
    1.過:拜訪。
    2.突:煙囪。曲突,使煙囪彎曲。
    3.徙:遷移,移走。
    4. 遠:使……遠離
    5.積薪:堆積的柴草。
    6. 更:更改,改變。
    7.不(fǒu)者:如果不這樣的話。不:同“否”,否則。
    8.且:將要。
    9.默(mò)然:不說話的樣子。嘿,同“默”。
    10.應:應答。
    11.俄而:不久。
    12.息:同“熄”,滅。
    13.灼(zhuó )爛者:被火燒傷的人。灼,燒。
    14.次坐:排定座次。“坐”通“座”,指座位。
    15.錄:收,此處意思為請。
    16.鄉(xiàng)使:先前假使。鄉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無”。
    18. 為:當作,作為,認為。
    19.乃:于是,就。
    20.寤(wù ):同“悟”醒悟,覺悟。
    21.請:邀請。

    譯文
    有一個造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改造為彎曲的煙囪,將柴草移到遠處。不然的話,會有發生火災的憂患。”主人沉默不答應。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于是,主人殺牛擺酒來感謝他的鄰人。在救火中賣力的表現突出的坐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勞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沒有請說改“曲突”的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不會有火災的憂患。現在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么建議‘曲突徙薪’的人沒有受到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被奉為上賓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人。

    啟示
    1.絕對不要忘記感謝給你忠告和幫助的人
    2.要學會認真考慮別人提給你的建議[6]
    3.要防患于未來
    4.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過錯,凡事思及源頭,而不是只看當下
    5.好人終將有好報
    * 曲突徙薪原文客有過⑴主人者,見其灶直突⑵,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⑹為曲突,遠⑷徙⑶積薪⑸,不⑺者且⑻有火患!”主人默⑼然不應⑽。俄而⑾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⑿。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⒀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14),而不錄言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