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代詩詞鑒賞方法

    一、巧用修辭
        在眾多的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有以下幾種:
        1.比喻
        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特征。如:
                       蘭溪棹歌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三月時月亮的形狀并體現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
       再如:
                       江上看山
                        蘇軾
            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后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析:此詩將江兩岸的群山喻為馬群,且以行船為參照物,把群山那一靜態的景物給形化動化,寫得形象生動。“飛鳥”喻“孤帆”,寫出了舟行之快。
        2.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析:這是一首較為著名的描寫男女情長的詩,寫出了在秦地的思婦內心的獨白。詩人語義雙關,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思)、“枝”(知)諧音,連接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析:“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但傳情的含蓄,給女方獲得的印象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兩句雖然意境開朗壯闊,寫出洞庭湖煙波浩淼的雄偉氣象,但這只是表象。內里還包含著作者當時的處境(杜甫當時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齡58歲,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國家的處境——沉浮。
        其它修辭,如反復、排比、夸張、比興等手法,由于比較簡單或常用于現代詩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現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麗;等等。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陸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卜算子•詠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長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
    * 一、巧用修辭???在眾多的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有以下幾種:???1.比喻???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特征。如:??????????????????蘭溪棹歌???????????????????戴叔倫???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