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劉行本進諫》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劉行本進諫

        隋主嘗怒①一郎②,于廷前笞之。諫議大夫劉行本進曰:“此人素清,其過又小,愿少③寬之。”帝不顧。行本于是正當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聽?若非,當致之于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因置笏④于地而退。帝斂容謝之,遂原所笞者。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

        ①怒:責備。  ②郎:官職。一郎:一位官員。③少:稍微。④笏:笏板,古代官員上朝時捧在面前,用于記錄向皇帝上奏的有關內容。

        【文言常識】

        1.說“謝”   本文中“帝斂容謝之”句中的“謝”,在現代文中解釋為“感謝”,但在文言文中一般作“道歉”解。“帝斂容謝之”當翻譯為“皇帝收斂了怒容向他道歉”。又如“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話說“陛下”    “陛下”指皇帝,這是多數人了解的。那么為什么“陛下”可指代皇帝呢?“陛”是宮殿中的臺階,“陛下”本指宮殿中臺階下的侍從。在古代,臣下要進見皇帝,先得通過“陛下”的侍從通報,久而久之,人們不敢直呼皇帝,而把“陛下”作為皇帝的代稱。

        【譯文】

        隋朝皇帝曾經責備一個官員,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諫議大夫劉行本上奏說:“這個人一向清廉,這次他的過錯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寬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劉行本在這個時候站在皇帝面前說:“陛下您不因為我沒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邊,我說得如果對,陛下你怎么能不聽呢?我說得如果錯,應該把我送到大理寺處置我。怎么能輕視我而不理睬我呢?”于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后退下。皇帝收斂了容顏向他道歉,于是原諒了那個被鞭打的官員。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譯:

        ①此人素清,其過又小,愿少寬之。

        ②若非,當致之于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與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絲    B.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C.可以調素琴    D.素不相識

        【參考答案】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么可能
        3.D
    * 劉行本進諫???隋主嘗怒①一郎②,于廷前笞之。諫議大夫劉行本進曰:“此人素清,其過又小,愿少③寬之。”帝不顧。行本于是正當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聽?若非,當致之于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因置笏④于地而退。帝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