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閱讀答案對比翻譯

    梵天寺木塔
    錢氏據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喻皓造塔
    開寶寺塔,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勢傾西北。人怪而問之,皓曰:“京師地平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上百年,當正也。”其用心之精蓋如此!
    注釋:①制度,規劃,設計。
    【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1)而動如初
    (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
    【2】解釋劃線的詞(4分)
    (1)逐層布板訖                         (2)匠師如其言           
    (3)人履其板                           (4)塔初成         
    【3】翻譯(4分)
    (1)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                                                       
    (2)其用心之精蓋如此!                                           
    【4】下列文言句子中加點的“于”字,意思與例句中劃線的“于”字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B.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
    C.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5】讀了以上兩則短文,你覺得喻皓是個怎樣的人呢?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1)而/動如初
    (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
    【2】終了,完畢;遵照;走,踩踏;剛剛
    【3】(1)這很容易啊,只要逐層鋪好木板,并用釘子釘牢,就不動了。
    (2)他建塔時的考慮問題,就是這樣的精密周到!(喻皓精巧的用心大概像這樣!)
    【4】B
    【1】技藝高超,心思細密,考慮周到,是個杰出的建筑家。(結合具體內容略)

    參考譯文
    錢氏王朝統治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鋪排在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初一樣晃動,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動了。”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去辦),塔身就穩定了。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二:
    開寶寺塔,是在汴京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它的建造和設計都很精巧,是都料匠(職務名)喻皓主持建造的。塔剛建成,看上去塔身不正向西北方向傾斜。有人奇怪并問他,喻皓說:“京城這個地方平坦沒有山,多吹西北風,不到一百年,就會把它吹直了。”他考慮周到,達到了這種地步!
    * 梵天寺木塔錢氏據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