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元好問《濦亭同麻知幾賦》閱讀答案

    濦亭同麻知幾賦①
    【金】元好問
    零落棲遲復此游,一樽聊得散羈愁。
    天圍平野莽無際,水繞孤城閑不流。
    柳意漸回淮浦暖,雁聲仍帶塞門秋。
    登高望遠令人起,欲買煙波無釣舟。
    【注】①這首詩是作者避亂河南登封時的作品。麻知幾,金代后期文人。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從首聯中的“復此游”三字可知,這首詩是詩人再次來到濦亭游覽時有所感而作。
    B.頷聯的“閑”字蘊意豐富,語帶雙關:既指水流平靜之狀,也指詩人閑適自在之態。
    C.“雁聲仍帶塞門秋”意謂時值深秋,長空雁陣,哀鳴聲聲,送來一陣陣邊塞的寒意。
    D.中間兩聯在寫法上由遠及近,從視覺、聽覺兩方面摹寫景物,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E.尾聯的“起”字,有心動的意思,此處寫詩人登臨高處,縱目遠望,不由地怦然心動。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BC  B(詩人閑適自在 理解有誤  此時詩人漂泊異鄉,以酒澆愁,不可能“閑適自在” 。C項“時值深秋”錯,根據詩意應該是在春天)
    2、到處漂泊,羈旅他鄉,再次來到濦亭,權且借酒澆愁,表達出詩人的“羈愁”。“雁聲仍帶塞門秋”,暗含邊地戰爭不斷之意,表達出詩人對國事民生的憂慮。登高遠望,產生乘舟歸隱的想法,表達出詩人消極隱遁的思想。
    * 濦亭同麻知幾賦①【金】元好問零落棲遲復此游,一樽聊得散羈愁。天圍平野莽無際,水繞孤城閑不流。柳意漸回淮浦暖,雁聲仍帶塞門秋。登高望遠令人起,欲買煙波無釣舟。【注】①這首詩是作者避亂河南登封時的作品。麻知幾,金代后期文人。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