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詞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詞

      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后,由景生情寫下了《赤壁賦》,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蘇軾被貶黃州的詩詞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詞

      《赤壁賦》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①。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②。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③。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④;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⑤。”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⑥。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⑦:“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⑧?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⑨!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⑩。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籍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注釋

      ①既望:指農歷每月之十六日。望,十五日。

      ②《明月》之詩:指曹操的《短歌行》,有“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之句。《窈窕》之章:指《詩經·周南》里的《關睢》篇第一章,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一說:此與上句是指《詩經·陳風》里的《月出》篇。其第一章中有“舒窈糾(jiǎo)兮”句,“窈糾”和“窈窕”音近,故云。

      ③“縱一葦”二句:聽憑小船在茫無邊際的江上漂蕩。《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渡)之。”一葦,像一片葦葉的小船。凌:越過。

      ④馮虛御風:在天空里乘風浮游。馮,音、義同“憑”,乘。

      ⑤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楚辭·九章》有《思美人》篇。王逸《章句》:“言己思念其君。”

      ⑥嫠(lí)婦:寡婦。

      ⑦愀(qiǎo)然:臉色改變貌。

      ⑧繆(liáo):同“繚”,環繞,糾結。

      ⑨釃(shī)酒:斟酒。

      ⑩匏樽:酒器。匏,葫蘆的一種。

      “蜉游”句:喻言人類生存于世間的短暫。蜉游:朝生暮死的小蟲。“渺滄海”句:喻言人在宇宙中極其渺小。

      長終:永遠存在。

      未嘗往:并沒有消失,謂始終還是一江的水。

      無盡藏(zàng):佛家語,意即無盡的寶藏。共適:共同舒適地享受。

      肴核:葷菜、果品。

      鑒賞

      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加以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在獄中一百多天,受審十余次,慘遭折磨。后經多方營救,于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豐三年二月,蘇軾由開封到了黃岡,直到元豐七年四月才離開。

      前后《赤壁賦》寫于元豐五年的七月和十月,這是蘇軾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貧困,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隨著政治權利和行動自由的喪失,戴上了“思過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壓力下,東坡內心產生了深刻的變化,他開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擾和虛無,他哀嘆人生如夢,愁緒難譴,他渴望從那唯一不變而又與世事無關的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脫。在黃州的四年,他過著清苦恬淡的生活,與和尚為友,同漁樵雜處置地耕田,種桑養牛。這時,他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從而在《前赤壁賦》里抒發了“吾生之須臾”的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東坡畢竟是一個胸懷曠達,政治上有抱負的.人,表現在他的詩、文、書、畫中是豪放的風格和浪漫的色彩。蘇軾處于當時的復雜政治斗爭中,本來是很想有所作為的,但在入獄受審并貶謫黃州的沉重打擊下,他不由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終究未能超脫也不甘超脫。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他觸景生情,傾吐了自己對曾經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歷史人物崇敬、頌揚的感情,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

      總之,蘇軾的內心是復雜的、矛盾的。消極退隱和積極進取,疾世憤懣與逍遙山水的兩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協的積極精神和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 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后,由景生情寫下了《赤壁賦》,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蘇軾被貶黃州的詩詞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詞 《赤壁賦》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