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七夕》和詩人簡介
唐詩《七夕》和詩人簡介
導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改為陽歷7月7日),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七夕
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唐朝詩人,范陽人。元和五年十月,以故登封縣尉,卒登封,年六十五。擅長寫詩,全唐詩錄存他所作詩十三首。自少至老,詩可錄傳者,在紙凡千余篇。無書不讀,然止用以資為詩歌。與孟簡、孟郊、馮宿為好朋友。他死后,孟郊曾做了十首來懷念他,就是《吊盧殷十首》。
上一篇:數學故事中的唐詩故事
下一篇:唐詩中的數學故事
* 導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改為陽歷7月7日),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七夕 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