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木蘭詩名師課堂實錄

    木蘭詩名師課堂實錄

      木蘭詩產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后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木蘭詩名師課堂實錄

      1教學目標2學情分析

      本文所述故事家喻戶曉,學生理易于解,且韻律優美。無需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只要能有感情朗讀,并熟讀成誦就行。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讀出詩歌的韻律美、人物的形象美。2.理解和學習木蘭的形象美。

      教學難點:2.理解和學習木蘭的形象美。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木蘭詩

      一.導入新課

      1.背誦《敕勒歌》 , 后介紹民歌特點。

      2.引導學生釋題:《木蘭詩》讀到什么信息?

      3.明確:歌頌木蘭;體裁是敘事詩

      二.導出學習目標

      1.讀出詩歌的韻律美、人物的形象美。

      2.理解和學習木蘭的形象美。

      三.學習新課

      (一).學習生字:(正音)

      1.寫出本文和馬有關的生字:鞍韉、轡頭、胡騎

      2.寫出本文的擬聲詞:鳴啾啾、鳴濺濺

      3.描寫戰地生活的`生字:朔氣、金柝、

      4.表示賞賜多、級別高的詞:十二轉、百千強

      5.本文一字多音:帖

      6.同音同字但不同義的字:將

      ※觀察:上面的提示是怎樣識記生字的,你還能用什么方法記

      (二).初讀感知課文、梳理情節:

      1.全詩寫“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那些相關情節:

      2.初讀感知課文,同學們認為木蘭美不美?請以這樣的格式概括:木蘭美在: ,從文中“ ”句可見。(于國于家:忠孝;于個人:集多中美德于一身)

      (三).深讀課文,體會木蘭至美形象:

      1.把自己認為表現木蘭美好品格句子深情地朗讀出來(先自由讀、然后個別讀、小組)

      2.師生評讀、品讀:剛才的朗讀情況

      (四).集體有感情朗讀課文,結合自己的學情,列個知識清單:

      1.積累的詞語:

      2.詞語的釋義中覺得有意思:

      3.表現音樂美、韻律美的句子:

      4.你喜歡模仿使用修辭的詩句:

      補充修辭知識:①頂真,亦稱頂針,是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句子的修辭方法。②互文,也叫互辭。指上下句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③對偶:用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對稱的詞組或句子來表達相反、相似或相關意思的一種修辭。④

      四.教師選擇性朗讀作結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勤勞、心思慎密、責任感強)

      2.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果敢)

      3.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女兒情懷:牽掛父母)

      4.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英姿颯爽)

      5.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英勇善戰)

      6.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淡泊名利、孝順)

      五.作業

      1.背誦全文、默寫重點句。

      2.仿寫句子:以本課自己喜歡的修辭為例,仿寫一句。

    * 木蘭詩產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后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木蘭詩名師課堂實錄 1教學目標2學情分析 本文所述故事家喻戶曉,學生理易于解,且韻律優美。無需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只要能有感情朗讀,并熟讀成誦就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