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園十三首其五》《邊思》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南園十三首·其五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注】
①吳鉤:一種吳地產的軍刀。
②凌煙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在閣上畫開國功臣24人。
③若個:哪有一個。
邊 思
李益
腰垂錦帶佩吳鉤, 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西將家子, 只將詩思入涼州。
【注】①防秋:每到秋天北方游牧民族常侵擾邊境,需要防衛。玉塞:
②關西將家子:指詩人自己。
(1)兩首詩都寫了吳鉤這一裝束,這表現兩位詩人都有一個什么共同愿望?兩首詩最后兩句分別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2)兩首詩都以邊塞為題材,但寫法各不相同,請說說各自的寫法。
參考答案
(1)建功立業,報效國家。(2分)《南園》表現詩人對這個愿望無法實現的激憤之情;(1分)《邊思》表現了這個愿望無法實現的無可奈何的苦澀和深沉的感慨。(1分)
(2)《南園》連用兩個反問,直抒胸臆慷慨激昂(2分);《邊思》開頭兩句描摹一個勇武英俊少年的風姿,后兩句也是直抒胸臆,顯得慷慨悲涼。(2分)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注】
①吳鉤:一種吳地產的軍刀。
②凌煙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在閣上畫開國功臣24人。
③若個:哪有一個。
邊 思
李益
腰垂錦帶佩吳鉤, 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西將家子, 只將詩思入涼州。
【注】①防秋:每到秋天北方游牧民族常侵擾邊境,需要防衛。玉塞:
②關西將家子:指詩人自己。
(1)兩首詩都寫了吳鉤這一裝束,這表現兩位詩人都有一個什么共同愿望?兩首詩最后兩句分別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2)兩首詩都以邊塞為題材,但寫法各不相同,請說說各自的寫法。
參考答案
(1)建功立業,報效國家。(2分)《南園》表現詩人對這個愿望無法實現的激憤之情;(1分)《邊思》表現了這個愿望無法實現的無可奈何的苦澀和深沉的感慨。(1分)
(2)《南園》連用兩個反問,直抒胸臆慷慨激昂(2分);《邊思》開頭兩句描摹一個勇武英俊少年的風姿,后兩句也是直抒胸臆,顯得慷慨悲涼。(2分)
上一篇:陸游《村居書喜》閱讀答案
下一篇: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閱讀答案及賞析
* 南園十三首·其五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注】①吳鉤:一種吳地產的軍刀。②凌煙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在閣上畫開國功臣24人。③若個:哪有一個。邊思???李益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