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閱讀答案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維
天官動將星①,漢地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②,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③,報國取龍庭④。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將星:古人認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爭的預兆,大將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預兆。②刁斗:行軍中的工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用于打更。③鳳闕:指宮廷。④龍庭:原指匈奴單于祭天的地方。這里借指敵虜。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聯緊扣題目,“天官”“將星”點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征和特定場景,可謂言簡意賅。
B.頷聯承接首聯,描寫生動,仿佛可看到趙都督率領大軍行進的情形,其中“鳴”字寫出了威勢,“出”字點明了此次進軍的方位路線。
C.頸聯一反前兩聯的具體描寫,有些晦澀抽象,但不失其流暢自然,“辭鳳闕”寫出征之前,“取龍庭”寫鏖戰之后,邏輯嚴密。
D.尾聯以“豈學”二字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憤激之語,是寫趙都督,更是寫自己,表達了改變自身現狀的想法。
E.這首詩與王維以往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不同,雖多是描寫想象中的情景,卻呈現筆力雄大、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格調。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CD
15、惜別之情。贊美趙都督戍邊衛國的耿耿中心。詩人希望建功立業、濟世報恩的決心。

簡析
此詩從趙都督出征寫起,寫到為求勝利,不惜犧牲。前四句從啟程寫到行軍,重在勾劃趙都督英勇赴邊的非凡氣勢;后四句表現趙都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戍邊衛國的耿耿忠心。全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不作凄楚之音,表現了青年王維希望有所作為,濟世報國的思想。
王維
天官動將星①,漢地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②,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③,報國取龍庭④。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將星:古人認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爭的預兆,大將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預兆。②刁斗:行軍中的工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用于打更。③鳳闕:指宮廷。④龍庭:原指匈奴單于祭天的地方。這里借指敵虜。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聯緊扣題目,“天官”“將星”點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征和特定場景,可謂言簡意賅。
B.頷聯承接首聯,描寫生動,仿佛可看到趙都督率領大軍行進的情形,其中“鳴”字寫出了威勢,“出”字點明了此次進軍的方位路線。
C.頸聯一反前兩聯的具體描寫,有些晦澀抽象,但不失其流暢自然,“辭鳳闕”寫出征之前,“取龍庭”寫鏖戰之后,邏輯嚴密。
D.尾聯以“豈學”二字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憤激之語,是寫趙都督,更是寫自己,表達了改變自身現狀的想法。
E.這首詩與王維以往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不同,雖多是描寫想象中的情景,卻呈現筆力雄大、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格調。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CD
15、惜別之情。贊美趙都督戍邊衛國的耿耿中心。詩人希望建功立業、濟世報恩的決心。

簡析
此詩從趙都督出征寫起,寫到為求勝利,不惜犧牲。前四句從啟程寫到行軍,重在勾劃趙都督英勇赴邊的非凡氣勢;后四句表現趙都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戍邊衛國的耿耿忠心。全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不作凄楚之音,表現了青年王維希望有所作為,濟世報國的思想。
上一篇:常見古詩歌戰爭類意象及含義
下一篇:常見古詩歌愛情類意象及含義
*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維天官動將星①,漢地柳條青。萬里鳴刁斗②,三軍出井陘。忘身辭鳳闕③,報國取龍庭④。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將星:古人認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爭的預兆,大將星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