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古詩歌戰爭類意象及含義
戰爭類意象
⒈ 投筆。指棄文從武。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⒉ 長城。指守邊的將領。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⒊ 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⒋ 關山。指遙遠的地方,用以表現懷鄉、思人。
⒌ 柳營。指紀律嚴明的軍營。
⒍ 請纓。喻殺敵報國。岳飛“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⒎ 羌笛/胡笳。羌笛凄切之音,讓征夫愴然淚下。李益“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⒏ 碧血/丹心。歌頌為國捐軀者的忠貞。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⒐ 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天狼”表示有戰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0. 商女/歌女。指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很,隔江猶唱后庭花。”
11. 西樓。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愛人、友人的傷心之樓。
12. 折腰。喻指屈身事人。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顏?”
13. 汗青。指書稿、史書。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⒈ 投筆。指棄文從武。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⒉ 長城。指守邊的將領。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⒊ 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⒋ 關山。指遙遠的地方,用以表現懷鄉、思人。
⒌ 柳營。指紀律嚴明的軍營。
⒍ 請纓。喻殺敵報國。岳飛“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⒎ 羌笛/胡笳。羌笛凄切之音,讓征夫愴然淚下。李益“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⒏ 碧血/丹心。歌頌為國捐軀者的忠貞。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⒐ 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天狼”表示有戰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0. 商女/歌女。指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很,隔江猶唱后庭花。”
11. 西樓。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愛人、友人的傷心之樓。
12. 折腰。喻指屈身事人。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顏?”
13. 汗青。指書稿、史書。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一篇:常見古詩歌愛情類意象及含義
下一篇:常見古詩歌抒懷類意象及含義
* 戰爭類意象⒈投筆。指棄文從武。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⒉長城。指守邊的將領。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⒊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