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答柳惲》《野田黃雀行》閱讀答案

    答柳惲
    吳均
    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①。
    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②。
    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
    ①這首詩是吳均與柳惲的贈答之作,柳惲要遠行之前寫了《贈吳均三首》,吳均這首詩正是答他的詩而做。

    野田黃雀行
    曹植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注】①催軸:即催車上路。   ②原陸:高原和平陸。③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借故殺了曹植親信楊修,次年曹丕繼位.又殺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處動輒得咎的逆境,無力救助友人,深感憤忿,內心十分痛苦,只能寫詩寄意。
    1.曹詩用“高樹”,吳詩卻用“高木”,“高木”一詞使用的是否恰當?請結合所學具體分析
    2.兩首詩中都寫到了“悲”字,請結合詩歌說說兩位詩人為何而悲。

    參考答案
    1.“高木”使用恰當。“木”這一意象含有“落葉”的暗示。寒風陣陣,木葉盡脫的景象,渲染了邊地秋天的蕭殺氣氛,表現了友人路途的艱辛,表達了作者的惦念之情。
    2.①《答柳惲》,作者通過描寫友人旅途的艱辛,表達了對友人的牽掛及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的傷悲之情。②《野田黃雀行》,作者通過描寫少年捎羅網救鳥的行為,表達了友人落難自己想出手相救而無力援救的憤慨與悲痛。
    * 答柳惲吳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①。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②。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①這首詩是吳均與柳惲的贈答之作,柳惲要遠行之前寫了《贈吳均三首》,吳均這首詩正是答他的詩而做。野田黃雀行曹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