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歌鑒賞題及答案匯編(四)
古詩歌鑒賞
16.閱讀下面一道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里萬里江山。
(1)這首詞上片的第四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簡要說明。(3分)
(2)古人評詞有“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之說。你認為這首詞的景與情的感情基調一致嗎?請依據詞意簡要賞析。(5分)
1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點絳唇
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注]①《點絳唇》一題“春草”。 ②僉谷,即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所建,后荒蕪。③王孫,借指作者的朋友。④萋萋,草盛貌。
(1)全詞突出寫一個“亂”字,請作具體說明。(3分)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結合詞句作簡要賞析。(5分)
18.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7分)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①
李益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指綠琴②埃。
注:①苗發、司空曙,俱為作者友人。②綠琴,漢司馬相如有綠綺琴,故后世稱琴為綠琴
(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是說,雖然只是“微風”,然而其聲響還是讓坐在窗前沉思的作者心驚不已。
B.頷聯是說,風吹開了屋門同時弄得竹林中響動不已,使作者誤以為有朋友來訪。
C.頸聯中,作者想象枝上露水被風吹搖而滴落的情景透出一種心無所適的意味。
D.作者因風入題,又借風聲來發揮自己的想象,與詩題中“聞風”二字正相切合。
(2)作者對風聲中自己內的感受進行描摹渲染,創造了一種清遠孤寂的意境,請結合詩句對其中的感受和意境作具體說明。(5分)
19.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示張寺丞王校勘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客(1)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注](1)游梁賦客:漢代梁孝王好賓客,一時才士多游于梁園。
(1)這首詩的頷聯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2)頸聯兩句乃全詩的警句,情理兼勝,解釋這兩句并寫出其中蘊含的哲理。(4分)
2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后游
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喧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1)詩歌頷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試結合詩句加以分析。(2分)
(2)張上若《杜詩鏡詮》中評價畫線的兩句詩說:“潤”字從“薄”字看出,“喧”字從“遲”字看出。你是否同意這種評價?為什么?(4分)
參考答案
16.(1)擬人手法;破碎的窗紙,隨著斜風急雨颯颯作響,好像自言自語。“自語”二字,將風吹紙響擬人化了。
(2)不一致。面對如此破敗凄涼的景象,詞人并不因此傷感消沉,而是由此回憶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國事、晚年罷官歸隱、壯志未酬的經歷,激發“眼里成里江山”的感慨,深刻表達了詞人雖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偉大抱負。上片荒涼孤寂的景物為結語“眼里萬里江山”的無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鋪墊反襯作用,結語突兀的轉筆突出了詞人寬闊博大的胸襟。
17.(1)園中春色因無主而亂;落花因煙雨飄零而亂;心緒因離別而亂;前路因萋萋芳草而迷離。(3分,答對三點即給滿分。)
(2)①綿綿不盡的離愁別緒。 ②上片寫景(詠物),以荒園暮春為背景,運用映襯的手法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下片情景交融,先用 “一闋長亭暮”的特有情景,再用“王孫”這個典故,后以景作結,將綿綿之情寫盡收足。
(5分,第一問2分,第二問3分。第二問只抽象說出幾個概念不作具體分析的,說對了也只給2分。)
18.(1)A(2)作者借“暮”“故人”“苔”“埃”等意味深沉的事物渲染環境氣氛的清遠孤寂(2分);從詩句看,作者內心所想屢屢因風而變,心無所適;“疑是故人來”、“為指綠琴埃”等句含蓄而又凝重地表達出作者想念、期待友人而又未得相見的內心孤寂(3分)。
19. (1)頷聯中寫蒙蒙細雨帶來淡淡春寒,“斑斑雨”暗示花落。“酒”與“雨”都滲透了詩人傷春愁緒。(2分)
(2)此聯寫花開花落,人力奈何不得;舊燕歸來,似曾相識,人事興衰,無往不復。(2分)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有美好事物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切虛無。(2分)
20.(1)(2分)如有待,江山好像有所等待,自無私,花柳本來就沒有私心,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贊賞熱愛之情。(2)(4分)同意。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著大地,一個“薄”字,寫出了晨霧像酥油一樣滾滾著大地;日“遲“,才會有沙地的閃閃發光,暖氣四散。
16.閱讀下面一道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里萬里江山。
(1)這首詞上片的第四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簡要說明。(3分)
(2)古人評詞有“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之說。你認為這首詞的景與情的感情基調一致嗎?請依據詞意簡要賞析。(5分)
1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點絳唇
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注]①《點絳唇》一題“春草”。 ②僉谷,即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所建,后荒蕪。③王孫,借指作者的朋友。④萋萋,草盛貌。
(1)全詞突出寫一個“亂”字,請作具體說明。(3分)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結合詞句作簡要賞析。(5分)
18.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7分)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①
李益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指綠琴②埃。
注:①苗發、司空曙,俱為作者友人。②綠琴,漢司馬相如有綠綺琴,故后世稱琴為綠琴
(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是說,雖然只是“微風”,然而其聲響還是讓坐在窗前沉思的作者心驚不已。
B.頷聯是說,風吹開了屋門同時弄得竹林中響動不已,使作者誤以為有朋友來訪。
C.頸聯中,作者想象枝上露水被風吹搖而滴落的情景透出一種心無所適的意味。
D.作者因風入題,又借風聲來發揮自己的想象,與詩題中“聞風”二字正相切合。
(2)作者對風聲中自己內的感受進行描摹渲染,創造了一種清遠孤寂的意境,請結合詩句對其中的感受和意境作具體說明。(5分)
19.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示張寺丞王校勘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客(1)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注](1)游梁賦客:漢代梁孝王好賓客,一時才士多游于梁園。
(1)這首詩的頷聯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2)頸聯兩句乃全詩的警句,情理兼勝,解釋這兩句并寫出其中蘊含的哲理。(4分)
2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后游
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喧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1)詩歌頷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試結合詩句加以分析。(2分)
(2)張上若《杜詩鏡詮》中評價畫線的兩句詩說:“潤”字從“薄”字看出,“喧”字從“遲”字看出。你是否同意這種評價?為什么?(4分)
參考答案
16.(1)擬人手法;破碎的窗紙,隨著斜風急雨颯颯作響,好像自言自語。“自語”二字,將風吹紙響擬人化了。
(2)不一致。面對如此破敗凄涼的景象,詞人并不因此傷感消沉,而是由此回憶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國事、晚年罷官歸隱、壯志未酬的經歷,激發“眼里成里江山”的感慨,深刻表達了詞人雖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偉大抱負。上片荒涼孤寂的景物為結語“眼里萬里江山”的無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鋪墊反襯作用,結語突兀的轉筆突出了詞人寬闊博大的胸襟。
17.(1)園中春色因無主而亂;落花因煙雨飄零而亂;心緒因離別而亂;前路因萋萋芳草而迷離。(3分,答對三點即給滿分。)
(2)①綿綿不盡的離愁別緒。 ②上片寫景(詠物),以荒園暮春為背景,運用映襯的手法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下片情景交融,先用 “一闋長亭暮”的特有情景,再用“王孫”這個典故,后以景作結,將綿綿之情寫盡收足。
(5分,第一問2分,第二問3分。第二問只抽象說出幾個概念不作具體分析的,說對了也只給2分。)
18.(1)A(2)作者借“暮”“故人”“苔”“埃”等意味深沉的事物渲染環境氣氛的清遠孤寂(2分);從詩句看,作者內心所想屢屢因風而變,心無所適;“疑是故人來”、“為指綠琴埃”等句含蓄而又凝重地表達出作者想念、期待友人而又未得相見的內心孤寂(3分)。
19. (1)頷聯中寫蒙蒙細雨帶來淡淡春寒,“斑斑雨”暗示花落。“酒”與“雨”都滲透了詩人傷春愁緒。(2分)
(2)此聯寫花開花落,人力奈何不得;舊燕歸來,似曾相識,人事興衰,無往不復。(2分)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有美好事物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切虛無。(2分)
20.(1)(2分)如有待,江山好像有所等待,自無私,花柳本來就沒有私心,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贊賞熱愛之情。(2)(4分)同意。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著大地,一個“薄”字,寫出了晨霧像酥油一樣滾滾著大地;日“遲“,才會有沙地的閃閃發光,暖氣四散。
上一篇:古詩歌鑒賞題及答案匯編(三)
下一篇:古詩歌鑒賞題及答案匯編(二)
* 古詩歌鑒賞16.閱讀下面一道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辛棄疾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里萬里江山。(1)這首詞上片的第四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