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詩歌鑒賞題及答案匯編(三)

    1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早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1)你覺得頷聯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3分)
    (2)詩人早年曾熱心于功名,頗有抱負,然而科舉失利,時有懷才不遇之感。尾聯語意雙關,“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詩人這樣寫,含蓄地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愿?(3分)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問題。(8分)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烏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注)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于永州愚溪作者住宅以西。
     (1)詩中寫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4分)
     (2)第三聯寫景采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試作簡要分析。(2分)
    (3)詩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回答。(2分)

    13.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回答問題。(8分)   
    灞上秋居    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⑴詩歌的首聯描寫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4分)
    ⑵“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一聯值得玩味,請你作簡要賞析。(4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秋波媚     陸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注]①高興亭,在南鄭(南鄭地處南宋抗金前線,當時陸游在南鄭)西北,正對南山。
    ②霸橋,在長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③曲江:池名,池邊有亭臺樓閣,是長安著名的風景區。
    (1)開篇兩句描繪了怎樣一幅的畫面?(3分)
    (2)下闋所采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什么?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賞析。(5分)
    15.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填空題。(8分)
    中牟道中 陳與義
    楊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馬忽相猜。
    如何得與涼風約,不共塵沙一并來。

    (1)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分)
    (2)有人曾用“奇趣”評論這首詩,你是否同意?為什么?(6分)

    參考答案
    11.(8分)(1)(4分)“一”字用得最好。梅花開于百花之先,已見其“早”;而“一枝”又先于眾梅,就更顯示出此梅不同尋常,突出了題中的“早”字。
    (2)(4分)含蓄地表達了他不甘寂寞孤獨,希望能在明年(他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
    12.(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鳥(2分,答對3個得1分)通過這些意象,生動地勾畫出幽深寂靜的月夜景色,營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2)采用了以動寫靜,動靜相襯的寫法,渲染了居處四周靜謐的氣氛。(2分)
    (3)謫居偏遠之地,孤獨愁苦,無人理解。(2分,意對即可) 
    13.(8分) (1)  首聯描寫了秋風秋雨傍晚時分才停下來,在暮靄沉沉的天際,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飛過的畫面,渲染了凄清、陰冷、孤獨的氛圍。(4分)    (2)詩人觸景生情,羈留異地見落葉而思故鄉;  “寒”“獨”二字相互映襯,寫盡客居他鄉凄涼孤獨的心情。(4分)
    14.(1)開篇兩句渲染了秋日里邊地緊張的戰爭氣氛,哀怨的號角聲與烽火的光焰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一幅邊地悲壯雄渾的畫面。(答案要有“戰爭氣氛”和“悲壯雄渾的畫面”之類的內容,同時要扣住詩的內容加以描述。)
    (2)以大膽的想象,擬人化的手法,描寫長安之景。“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暮云不知何時已經散去,露出皎潔的明月,多情的月亮把詩人遙遠中長安照得如同白晝;“灞橋煙柳,曲江池館”都在多情地等待著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抗金戰爭的前景充滿信心的樂觀態度,抒發了勝利在望的感情。(藝術手法2分,具體分析3分)
    15.(1)愉悅、興奮(2分)(回答類似詞語即可得分,如:輕松、高興、和悅、陶醉、興致勃勃、快樂等)
    (2)同意(1分)(如不同意不得分)。首句寫微風中,揚柳搖曳多姿,像是不等待媒介就來向行人討好;次句寫蜻蜓低飛,當它飛近過往人馬時,又象有所猜疑,遠遠飛開。涼風也卷來塵沙,涼風雖適意,塵沙卻惱人,于是詩人突開異想,怎能與涼風約定,不要挾帶塵沙同來!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并展開合理想象,無論“楊柳”“招人”表現出的親昵情意,“蜻蜓”近馬“相猜”活潑而又頑皮,還是與“涼風”相約都引人遐想。幽默風趣,奇思妙想中充滿生活情趣,飽含詩情畫意。(5分)
    * 1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早梅???齊己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1)你覺得頷聯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3分)(2)詩人早年曾熱心于功名,頗有抱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