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歌鑒賞知識匯編

    詩歌鑒賞知識
    一意象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詩人的形象(或稱為抒情主人公)和詩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幾類:
       1.憂國憂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蜀相》中諸葛亮
       2.歷經磨難、堅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離騷》
      3.胸懷寬廣、豪放豁達的形象如李白《將進酒》
       4.躊躇滿志、自信瀟灑的形象《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
       5.金戈鐵馬、轉戰沙場的形象如王昌齡《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6.縱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如陶淵明《歸國田居》
       7.孤傲高潔、獨守節操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漁翁》“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8.寂寞愁苦、身世飄零的形象如李清照《聲聲慢》
       9.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沉郁憤懣的形象 如陸游《書憤》
      10.重情重義、兒女情長的形象如杜牧《贈別》:“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11.辛苦勞作、純樸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賣炭翁》
      12愛惜人才的形象  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3征人思婦形象
      14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二)景物
    1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
    (1). 楊柳。 (2). 長亭 (3). 南浦 (4). 酒
    2、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1). 月亮  2. 鴻雁  3. 莼羹鱸膾  4. 雙鯉
    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3、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 梧桐。  (2). 芭蕉。 (3). 流水。 (4). 猿猴 (5). 杜鵑鳥  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
    4、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
    (1). 菊花。(或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或欣賞它清高的氣質,或寄托他那玉潔冰清、超凡脫俗的品質。)  
    (2). 梅花。(或贊美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或表現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或表現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 松柏。(堅貞不屈,孤直堅強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 )
    (5). 黍離。(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6). 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5、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
      (1). 紅豆。  (2). 蓮。  (3). 連理枝、比翼鳥
    6、戰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
      (1). 投筆。  (2). 長城  (3). 樓蘭。(4). 柳營。后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5). 請纓。  (6). 羌笛  
    7、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  (2). 東籬  (3). 三徑。后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
    二語言
    (一)從詞性看
       名詞構成畫面的主體;動形彰顯畫面的精髓;虛詞雕琢表意的效果;疊音詞兼顧描摹、表意、音韻;擬聲詞形象生動鮮明;顏色詞更顯畫面層次與對比。
    (二)從風格看
    1熟悉作家的常見風格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頓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
    王昌齡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朗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        王維的恬淡優美
    溫庭筠的綺麗香艷        高適的悲壯蒼涼
    李清照的纏綿悱惻        陸游的悲壯愛國
    2常見風格
    1.豪放(豪邁雄奇)2.含蓄委婉(婉約細膩)
    3.雋永(意味深長)4.雄奇飄逸:5.沉郁頓挫(沉郁就是深沉蘊藉)
    6.悲壯慷慨7.清新明麗(自然)(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以下一些人詩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的詩特點主要在平淡,有時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維,孟浩然的詩則相對比較清新。)
    8.樸素自然、質樸無華9.幽默諷刺
    10.形象生動。(其特點是狀物描形,使人讀了富有實感,如入其境。)
    11.精煉。

    三、表達技巧
    1修辭
    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疊詞、互文、雙關、對比、用典
    2表現手法
    襯托、對比、渲染、象征、鋪陳、白描、
    3表達方式
    (1)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物、事)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詠史抒懷)
    (2)描寫——注意內容選擇(景物與人物)\注意用筆濃淡(工筆與白描)\注意描寫角度(正面與側面)\注意觀察角度(遠與近、高與低、內與外)\注意色彩搭配(冷與暖、明與暗)\注意感覺(視覺(形和色),聽覺(聲),嗅覺(氣味),味覺,觸覺;或通感。)\注意辯證關系(動與靜、虛與實、點與面、抑與揚)
    4篇章結構
      首句標目(緊扣照應題目)、開門見山、層層深入、重章疊句、以景結情、卒章顯志、照應、鋪墊、對比

    四、意境
    1意境(氛圍)特點術語有:
    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2思想感情術語:
    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五、主旨
    詩歌就題材(內容)的不同,可了解詩歌主旨:
    ⑴詠史懷古詩:憑吊古跡古人來借古諷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樣建功立業。(寫古跡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詩: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運用比喻象征擬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邊塞征戰詩:或抒寫報國立功壯志;或表現征夫對家的思念;或對開邊拓土窮兵黷武的統治者的諷刺和規勸。
    ⑷羈旅思鄉詩:寫游子漂泊的羈旅愁苦;或由所見所聞所感觸發的對故鄉的濃郁思念。(常有月、柳、雁、書信及夢境幻覺的描寫
    ⑸送別留念詩:或表達別時留戀;或表達別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達彼此勉勵。
    ⑹田園山水詩:借寫山林田園的閑適美好,表達對世俗與現實的不滿、向往寧靜平和的歸隱思想,或表達自己遺世獨立,保持節操品性的情懷。
    ⑺即事感懷詩:或憂國憂民;或反映離亂;或渴望建功立業;或仕途失意閨中懷人;或謳歌河山。
    ⑻閨怨閨愁詩:或表達對戍邊丈夫的思念,或寫春光(青春)易逝,光陰不再的感傷,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
    * 詩歌鑒賞知識一意象(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詩人的形象(或稱為抒情主人公)和詩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幾類:??1.憂國憂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蜀相》中諸葛亮??2.歷經磨難、堅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離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