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高考古詩詞鑒賞五種問答模式例解

    古代詩歌鑒賞強化復習
    第一種模式:煉字煉詞型
    命題形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或者是請簡要分析)
    提問變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題指津: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內容。這種題型是要求賞析時應聯系全詩的主旨,從遣詞、造句、修辭等不同方面仔細揣摩、推敲,來理解作者煉字技巧的精妙。
    答題步驟:第一步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步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樣的好處。第三步也可放在第二步前。答題示例:
    例1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全國卷Ⅱ)
    新晴野望
    王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①。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  ①氛垢:塵埃。
       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答:分別是“明”和“出” (第一步:指出是哪一個字),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該字的好處),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第三步: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例2  (2007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黃氏延綠軒
    [明]高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①濕。
    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注】①蕪,叢生的草。
      “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么作用?
    答:題目已將字詞點出,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寫出春雨后水邊草木之貌(第二步指出使用該詞后的景象);富有韻律感,增強表達效果(第三步指出使用該詞的好處)。
    第二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型
    命題形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的語言藝術。
    解題指津: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一般可表述為: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等。
    答題步驟:第一步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第二步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第三步指出這些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語言的層面,考生應該從語言的風格或特點來解答。
    例1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分析表達技巧型
    命題形式: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解題指津: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從詩歌的藝術構思入手。
    答題步驟:第一步:指出運用的表達技巧;第二步: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第三步:運用該手法的好處。
    例1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湖北卷)
    華清宮
    吳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并作簡要說明。
    答: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第一步:指出運用的表達技巧)。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第二步: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三步:運用該手法的好處)。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此(第二步: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第三步:運用該手法的好處)。

    例2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廣東省江門市2008學年度高三調研測試) 
    插秧歌
    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①,照管鵝兒與雛鴨。”
    【注】①蒔(shì)未匝:移植或栽種沒有完畢。
    詩歌的頷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第一步:指出運用的表達技巧)把“斗笠”比作頭盔,把“蓑衣”比作鐵甲,形象生動,化板滯為飛動(第二步: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及使用該手法的好處),暗示了天氣的惡劣、插秧(農事)的繁忙緊張,表現了農家吃苦耐勞的精神。(第三步:結合思想內容再提運用該手法的好處)
    第四種模式:分析形象意境類
    1.形象
    命題形式: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解題指津:詩中形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因此,形象應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
    答題步驟:第一步:找出并描摹詩歌形象;第二步:概括形象特點;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義是什么。
    例1   (2007年重慶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海棠                   牡丹花
    [宋]蘇  軾   [唐]白居易
    東風裊裊泛崇光①,香霧空濛月轉廊。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①崇光:美艷的光彩。
       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
    答:因題干中已明確了詩歌的形象,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前二句描寫了光彩正艷、香氣正濃的海棠花在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第二步概括形象特點);表達了作者的對海棠花開的喜愛之情(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
    2.意境
    命題形式:這首詩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解題指津:無固定模式,但一般分析詩歌意境須抓住三方面的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例1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2006年山東卷)
    曉上空泠峽①
    王闿運②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
    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
    【注】  ①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②王闿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然而屢遭挫折,于是絕意仕進,歸而撰著授徒。
    (1)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2)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于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答:(1)拂曉時分,獵獵南風吹拂著江邊驛亭。詩人乘坐小船在纖夫的牽引下向空泠峽溯流而上。(抓住其中要點:描摹詩歌圖景)
    (2)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風聲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概括了意境----特點),為抒寫情懷作了鋪墊。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經不知道為風浪發愁為何事,其實這里的“不解”為“不在意”之義,表現出久歷滄桑后從容自信的心態(剖析了作者思想)。第四句中“臥聽”“瀑布灘雷”這個典型場景更將詩人對一切艱險都無所畏懼的傲岸氣度充分展現了出來(剖析了作者思想)。
    第五種模式:分析思想內容類
    命題形式:請分析某句詩的思想感情或內涵,評價詩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詩歌的主題思想,歸納詩句的思想內容,闡述詩歌所表達的觀點、態度、主張等。
    解題指津:評價思想內容,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要立足于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之上,做到全面、準確、深入、客觀、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價。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現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問題,努力忠于原詩,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據。
    答題步驟:可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但一般應包括三點: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義。在具體操作中,我們往往用“描繪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通過……,抒發了詩人……的情感或歌頌了……的品質或批判了……的觀點等句式。
    例1   (2007年湖北卷)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華清宮
    吳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治者。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興衰。(采用了通過……鞭撻了……和通過……,諷刺了……的句式)
    例2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安徽卷)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直接結合具體詩句,采用表達了……情懷和志向的句式)
    感知詩歌形象,品味詩歌語言,領略詩歌的表達技巧,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這就是高考詩歌鑒賞所要考查的。
    * 古代詩歌鑒賞強化復習第一種模式:煉字煉詞型命題形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或者是請簡要分析)提問變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解題指津: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