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高考古詩歌鑒賞試題及答案匯編
高考古詩歌鑒賞試題
2016浙江卷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北來人二首
(宋)劉克莊
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饑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注】①東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號。
21.賞析第一首中的畫線句。(3分)
22.這兩首詩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21. 運用對仗(對偶)、擬人的手法,借陵園、宮殿的荒涼殘破之景,抒亡國之痛,情景交融。
22. ①以對比加強敘事的抒情效果。用權貴歌舞宴飲,不問軍情與百姓心系故國作對比,表達憂國憂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國前后境沉的對比,表現百姓流離之苦。②以“北來人”的口吻敘事,表達情感顯得更真實、自然。③敘事中流露出個人的情感。如“今成獨雁飛”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涼與孤獨。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5分)
《墨子·節用》:“圣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證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圣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①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②不勞,其興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價值。②德:通“得”。
23.從這段文字看,“節用”的含義是□□□□□□ 。(不超過6個字)(1分)
24.根據選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為政”思想。(4分)
【答案】
23. 去無用之費
24. ①不贊成通過對外掠奪來增強國力。②合理地節約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減輕百姓負擔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___________,筋骨之強,___________,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2)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_,獨畏廉將軍哉?(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客喜而笑,___________。肴核既盡,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4)_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昨夜雨疏風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25.【答案】
(1)蚓無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2)而相如廷叱之 相如雖駑
(3)洗盞更酌 杯盤狼籍(4)元嘉草草 贏得倉皇北顧
(5)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2016 新課標3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8~9題。
內宴奉詔作 曹翰 ①
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常得預時髦③。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 ②六韜:古代兵書。 ③時髦:指當代俊杰。 ④陣云:戰爭中的云氣,這里有站陣之意。
8.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
【答案】
8.觀點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現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
觀點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作者心存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
9.①曹詩寫自己雖已年老,但報國之心猶存,重在表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詞通過追懷金戈鐵馬的往事,表達英雄白首,功業未成的悲慨。
9.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這是考查詩歌中的情感,本題是比較兩首詩歌情感的不同之處。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傳·曹劌論戰》中記載,魯莊公十年,齊國入侵,曹劌求見國君獻策,但他的鄉人質疑道:“ , ”
(2)嚴格地說,潯陽并非絕對沒有音樂,只是聲音單調繁雜,實在難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兩句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3)在《赤壁賦》的開頭,蘇軾寫自己與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誦《詩經·陳風》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謂“ , ”。
【答案】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②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2016天津
14.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
(2)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
【答案】
(1)“望”字更好,承上啟下,照應標題中的“登”,同時引起下文所見之景。(答“空”字說明理由也可給分)
(2)借景抒情,借幽靜之景抒發閑適之情,動靜結合,前句動靜、后句靜景,構成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映襯,落日、鳥和人相互映襯,表達現實之情。
(3)“閑”既是環境的的“寧靜”之境,又是一種“閑適”之情,“人外”應是“世外”之意,“閑”勾勒出“小臺”的“寧靜”景物特征,有表達了詩人遠離世間的喧囂的“閑適”之情。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賈誼《過秦論》)
(2)既窈窕以尋壑,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難》)
(4)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5)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15.(5分)
(1)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2)亦崎嶇而經丘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4)吳楚東南坼
(5)一蓑煙雨任平生
2016山東
14.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8分)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1)分析“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4分)
【答案】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現出詩人高昂的詩興,展現出湖上風雪翻飛的景象。描繪出一幅壯觀的江天風雪行吟圖。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結合作品,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4分)
【答案】小令開篇兩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燈火青熒,襯托出了作者內心的冷寂孤獨。“朔風吹老梅花片”,詩人在封閉的船艙中聽到朔風的勁烈,于是 “推開篷”細看究竟,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現,驚喜頓生,詩興大發。“一笑瑯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心情無比暢快豪爽。
14.(1)①擬人。把風雪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物的特征。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寫風與雪斗爭,又寫詩人與風雪斗爭,充滿了一種動感,這正是作者自身胸懷之昭示。
②排比。增強語言氣勢,使得整個畫面飽含著生命的律動。一來它表現出了風雪的勁猛,二來也說明了湖上風雪翻飛之景象,充滿豪邁之情,別具一種雄豪的陽剛之美。
(2)作者由孤寂悲涼到意外驚喜,最后寫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
詩的前兩句,孤舟無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朔風勁烈,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冷寂悲涼。推篷一句,是因為朔風的驟起,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現,事出意外,驚喜頓生。最后“一笑瑯然”,豪情快意頓時將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莊子·逍遙游》描寫遷徙南溟的大鵬擊水之廣、飛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陽樓》頷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了洞庭湖浩瀚壯闊的景色,千古傳誦。
(3)李煜《虞美人》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緒,抒發亡國之君無盡的痛苦之情。
【答案】(1)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3)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性默寫,解答時注意語境的提示,注意一些重點字的寫法,如:摶、扶搖、坼、乾坤。
2016上海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組詞語不符合對仗要求的一項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與“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諸弟”與“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與“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時極目”與“日蕭條”
14.從“切合題目”的角度分析本詩,恰當的一項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內”“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遲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極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詩是怎樣表現作者的情感的?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5分)
【答案】
13.D
14.D
15.全詩表現了作者感傷時局,懷念諸弟,孤獨隱憂的思想情感。首聯寫作者野望所見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間兩聯寫作者由所望之景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由戰亂推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絲毫貢獻報答“圣朝”的慚愧。尾聯寫出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轉“蕭條”的隱憂。
14.試題解析:本題選D項。題干要求從“切合題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確,首先從題目“野望”思考起,A項中“西山”“南浦”切合題目中的“望”而非“野”字。B項中“海內”“天涯”是詩人遠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C項中的“遲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語,而非“野望”的內容。D項中的“出郊”切合“野”,“極目”切合“望”,所以都與“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選D項。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5.試題解析:題干要求明確,首先是全詩的情感,然后結合詩句解答。情感上應從詩句中表現情感的詞語中概括。從“諸弟隔”“涕淚”“供多病”“答圣朝”“不堪人事”等詞語中可以看出全詩表現了作者感傷時局,懷念諸弟,孤獨隱憂的思想情感。學 科 網結合詩句就是要求學生結合全詩的每一聯思考。首聯寫作者野望所見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間兩聯寫作者由所望之景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由戰亂推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絲毫貢獻報答“圣朝”的慚愧。尾聯寫出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轉“蕭條”的隱憂。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6全國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選)杜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閭闔生長風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④閭闔: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8.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請簡要分析。(5分)
9.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8.答:詩人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然后寫曹霸畫的馬神奇雄峻,好像從宮門騰躍而出的飛龍,一切凡馬在此馬前都顯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畫前先巧妙運思,然后淋漓盡致地落筆揮灑,須臾之間,一氣呵成。
9.詩人先說眾畫工對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都都描摹過,但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再用來烘托畫師的“真龍”,著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可謂層層鋪墊。
【解析】
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題為兩問,第一問是“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在詩中找出描寫馬的特征的詞語即可。第二問“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詩中找出作畫的準備,及作畫時的狀態。學科.網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表達技巧,但題中已經指出是“鋪墊”,所以難度就降低很多,學生只要能夠讀懂詩歌,正確理解詩歌內容就能夠寫出答案。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習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魚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義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感嘆的方式收束對蜀道兇險的描寫,轉入后文對人事的關注。
(3)杜牧《阿房宮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著皇帝臨幸。
【答案】
(1)答案: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答案: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3)答案: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2016全國1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金陵望漢江 李 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8. 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 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天下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于突出詩的主旨。(3分)
【解析】
試題分析:回答第(1)小題,應當首先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再根據大意歸納答案。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 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太平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試題分析:回答第(2)小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根據題后關于“任公子”的注釋,結合全詩內容進行分析。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荀子·勸學》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_______ , _”,是用心專一的緣故。
(2)在《出師表》開頭,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劉備過早去世“_______ , _”正是危急存亡之時。
(3)在《永遇樂(千古江山)》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食埃土 下飲黃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解析】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數與字形,字數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筆畫清晰,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2016江蘇
三、古詩詞鑒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0-11題。
八聲甘州
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①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注:①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0-11題。
10.本詞上闕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效果?(5分)
11.下闕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10.
【答案】上闋敘述了:①李廣罷官閑居時同友人在田間飲酒后回歸,被勢利的醉酒霸陵校尉呵止,只好在亭下止宿;②李廣單人獨騎橫山射虎;③李廣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這樣的表達效果:①表現了作者對勢利小人的憤慨以及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贊賞;②表現李廣膽氣之壯和武功之強;③表現了朝政的昏暗。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首先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再根據詩句意思歸納概括。本詞上闋聊聊數語,約略敘述了李廣的事跡。據《史記》載,李廣罷官閑居時,“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這里特別突出“故將軍”一語,表現了作者對勢利的霸陵尉勢的憤慨。同時,詞中直接把司馬遷對李廣的贊辭“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當作李廣的代稱,表示了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贊賞。《史記》又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射虎”二句即寫此事。單人獨騎橫山射虎,可見膽氣之豪;弓弦驚響而矢發裂石,可見筋力之健。李廣如此健者而被廢棄,又可見當時朝政之昏暗。《史記》又載::“自漢擊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詞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進一步說明朝政之黑暗,作者只用數十字便勾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跡,且寫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1.
【答案】下闋先以杜甫思慕李廣之心,隱喻晁、楊親愛自己之意,盛贊晁、楊不以窮達異交的高風,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無所悔恨的堅強自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句,借漢言宋,感慨極深沉,諷刺極強烈。一是漢時開邊拓境,健如李廣者本不當投閑,然竟亦投閑,可見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為之悵恨;二是漢時征戰不休,健如李廣者尚且棄而不用,今日求和諱戰,固當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為之嗟嘆。這從反面立意,表達了作者痛恨朝政腐敗,進奸佞而逐賢良,深恐國勢更趨衰弱的心情。“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一語隱喻奸佞之人的陰險和卑劣,并以點明題語所云“夜讀”情事。
(2016北京卷)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8題。
西 村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1】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2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跡。
16.“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備“的一項是( )(3分)
A.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B.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春來茗葉還爭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D.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17.“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游的另一首紀游詩《游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答案】
15.A
16.B
17.相同點:都寫鄉村風光和對鄉村的熱愛之情。
不同點:①《西村》側重寫自然風光,《游山西村》側重寫鄉村人情和古民風俗。
②《游山西村》還體現出深刻的哲理。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①陸游在詩中稱西村為“小桃源”,使人聯想到《桃花源記》,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
②追憶往事,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 一詩中“ , ”一聯,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
③ 《西村》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是對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兩聯是對仗的,請寫出其中一聯。 , 。
【答案】
①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②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③無邊落不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或: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2016浙江卷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北來人二首
(宋)劉克莊
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饑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注】①東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號。
21.賞析第一首中的畫線句。(3分)
22.這兩首詩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21. 運用對仗(對偶)、擬人的手法,借陵園、宮殿的荒涼殘破之景,抒亡國之痛,情景交融。
22. ①以對比加強敘事的抒情效果。用權貴歌舞宴飲,不問軍情與百姓心系故國作對比,表達憂國憂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國前后境沉的對比,表現百姓流離之苦。②以“北來人”的口吻敘事,表達情感顯得更真實、自然。③敘事中流露出個人的情感。如“今成獨雁飛”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涼與孤獨。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5分)
《墨子·節用》:“圣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證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圣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①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②不勞,其興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價值。②德:通“得”。
23.從這段文字看,“節用”的含義是□□□□□□ 。(不超過6個字)(1分)
24.根據選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為政”思想。(4分)
【答案】
23. 去無用之費
24. ①不贊成通過對外掠奪來增強國力。②合理地節約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減輕百姓負擔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___________,筋骨之強,___________,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2)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_,獨畏廉將軍哉?(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客喜而笑,___________。肴核既盡,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4)_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昨夜雨疏風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25.【答案】
(1)蚓無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2)而相如廷叱之 相如雖駑
(3)洗盞更酌 杯盤狼籍(4)元嘉草草 贏得倉皇北顧
(5)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2016 新課標3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8~9題。
內宴奉詔作 曹翰 ①
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常得預時髦③。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 ②六韜:古代兵書。 ③時髦:指當代俊杰。 ④陣云:戰爭中的云氣,這里有站陣之意。
8.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
【答案】
8.觀點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現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
觀點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作者心存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
9.①曹詩寫自己雖已年老,但報國之心猶存,重在表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詞通過追懷金戈鐵馬的往事,表達英雄白首,功業未成的悲慨。
9.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這是考查詩歌中的情感,本題是比較兩首詩歌情感的不同之處。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傳·曹劌論戰》中記載,魯莊公十年,齊國入侵,曹劌求見國君獻策,但他的鄉人質疑道:“ , ”
(2)嚴格地說,潯陽并非絕對沒有音樂,只是聲音單調繁雜,實在難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兩句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3)在《赤壁賦》的開頭,蘇軾寫自己與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誦《詩經·陳風》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謂“ , ”。
【答案】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②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2016天津
14.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
(2)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
【答案】
(1)“望”字更好,承上啟下,照應標題中的“登”,同時引起下文所見之景。(答“空”字說明理由也可給分)
(2)借景抒情,借幽靜之景抒發閑適之情,動靜結合,前句動靜、后句靜景,構成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映襯,落日、鳥和人相互映襯,表達現實之情。
(3)“閑”既是環境的的“寧靜”之境,又是一種“閑適”之情,“人外”應是“世外”之意,“閑”勾勒出“小臺”的“寧靜”景物特征,有表達了詩人遠離世間的喧囂的“閑適”之情。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賈誼《過秦論》)
(2)既窈窕以尋壑,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難》)
(4)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5)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15.(5分)
(1)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2)亦崎嶇而經丘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4)吳楚東南坼
(5)一蓑煙雨任平生
2016山東
14.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8分)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1)分析“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4分)
【答案】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現出詩人高昂的詩興,展現出湖上風雪翻飛的景象。描繪出一幅壯觀的江天風雪行吟圖。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結合作品,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4分)
【答案】小令開篇兩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燈火青熒,襯托出了作者內心的冷寂孤獨。“朔風吹老梅花片”,詩人在封閉的船艙中聽到朔風的勁烈,于是 “推開篷”細看究竟,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現,驚喜頓生,詩興大發。“一笑瑯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心情無比暢快豪爽。
14.(1)①擬人。把風雪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物的特征。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寫風與雪斗爭,又寫詩人與風雪斗爭,充滿了一種動感,這正是作者自身胸懷之昭示。
②排比。增強語言氣勢,使得整個畫面飽含著生命的律動。一來它表現出了風雪的勁猛,二來也說明了湖上風雪翻飛之景象,充滿豪邁之情,別具一種雄豪的陽剛之美。
(2)作者由孤寂悲涼到意外驚喜,最后寫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
詩的前兩句,孤舟無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朔風勁烈,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冷寂悲涼。推篷一句,是因為朔風的驟起,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現,事出意外,驚喜頓生。最后“一笑瑯然”,豪情快意頓時將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莊子·逍遙游》描寫遷徙南溟的大鵬擊水之廣、飛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陽樓》頷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了洞庭湖浩瀚壯闊的景色,千古傳誦。
(3)李煜《虞美人》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緒,抒發亡國之君無盡的痛苦之情。
【答案】(1)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3)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性默寫,解答時注意語境的提示,注意一些重點字的寫法,如:摶、扶搖、坼、乾坤。
2016上海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組詞語不符合對仗要求的一項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與“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諸弟”與“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與“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時極目”與“日蕭條”
14.從“切合題目”的角度分析本詩,恰當的一項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內”“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遲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極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詩是怎樣表現作者的情感的?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5分)
【答案】
13.D
14.D
15.全詩表現了作者感傷時局,懷念諸弟,孤獨隱憂的思想情感。首聯寫作者野望所見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間兩聯寫作者由所望之景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由戰亂推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絲毫貢獻報答“圣朝”的慚愧。尾聯寫出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轉“蕭條”的隱憂。
14.試題解析:本題選D項。題干要求從“切合題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確,首先從題目“野望”思考起,A項中“西山”“南浦”切合題目中的“望”而非“野”字。B項中“海內”“天涯”是詩人遠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C項中的“遲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語,而非“野望”的內容。D項中的“出郊”切合“野”,“極目”切合“望”,所以都與“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選D項。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5.試題解析:題干要求明確,首先是全詩的情感,然后結合詩句解答。情感上應從詩句中表現情感的詞語中概括。從“諸弟隔”“涕淚”“供多病”“答圣朝”“不堪人事”等詞語中可以看出全詩表現了作者感傷時局,懷念諸弟,孤獨隱憂的思想情感。學 科 網結合詩句就是要求學生結合全詩的每一聯思考。首聯寫作者野望所見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間兩聯寫作者由所望之景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由戰亂推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絲毫貢獻報答“圣朝”的慚愧。尾聯寫出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轉“蕭條”的隱憂。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6全國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選)杜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閭闔生長風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④閭闔: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8.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請簡要分析。(5分)
9.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8.答:詩人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然后寫曹霸畫的馬神奇雄峻,好像從宮門騰躍而出的飛龍,一切凡馬在此馬前都顯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畫前先巧妙運思,然后淋漓盡致地落筆揮灑,須臾之間,一氣呵成。
9.詩人先說眾畫工對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都都描摹過,但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再用來烘托畫師的“真龍”,著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可謂層層鋪墊。
【解析】
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題為兩問,第一問是“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在詩中找出描寫馬的特征的詞語即可。第二問“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詩中找出作畫的準備,及作畫時的狀態。學科.網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表達技巧,但題中已經指出是“鋪墊”,所以難度就降低很多,學生只要能夠讀懂詩歌,正確理解詩歌內容就能夠寫出答案。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習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魚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義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感嘆的方式收束對蜀道兇險的描寫,轉入后文對人事的關注。
(3)杜牧《阿房宮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著皇帝臨幸。
【答案】
(1)答案: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答案: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3)答案: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2016全國1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金陵望漢江 李 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8. 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 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天下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于突出詩的主旨。(3分)
【解析】
試題分析:回答第(1)小題,應當首先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再根據大意歸納答案。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 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太平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試題分析:回答第(2)小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根據題后關于“任公子”的注釋,結合全詩內容進行分析。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荀子·勸學》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_______ , _”,是用心專一的緣故。
(2)在《出師表》開頭,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劉備過早去世“_______ , _”正是危急存亡之時。
(3)在《永遇樂(千古江山)》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食埃土 下飲黃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解析】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數與字形,字數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筆畫清晰,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2016江蘇
三、古詩詞鑒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0-11題。
八聲甘州
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①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注:①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0-11題。
10.本詞上闕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效果?(5分)
11.下闕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10.
【答案】上闋敘述了:①李廣罷官閑居時同友人在田間飲酒后回歸,被勢利的醉酒霸陵校尉呵止,只好在亭下止宿;②李廣單人獨騎橫山射虎;③李廣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這樣的表達效果:①表現了作者對勢利小人的憤慨以及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贊賞;②表現李廣膽氣之壯和武功之強;③表現了朝政的昏暗。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首先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再根據詩句意思歸納概括。本詞上闋聊聊數語,約略敘述了李廣的事跡。據《史記》載,李廣罷官閑居時,“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這里特別突出“故將軍”一語,表現了作者對勢利的霸陵尉勢的憤慨。同時,詞中直接把司馬遷對李廣的贊辭“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當作李廣的代稱,表示了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贊賞。《史記》又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射虎”二句即寫此事。單人獨騎橫山射虎,可見膽氣之豪;弓弦驚響而矢發裂石,可見筋力之健。李廣如此健者而被廢棄,又可見當時朝政之昏暗。《史記》又載::“自漢擊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詞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進一步說明朝政之黑暗,作者只用數十字便勾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跡,且寫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1.
【答案】下闋先以杜甫思慕李廣之心,隱喻晁、楊親愛自己之意,盛贊晁、楊不以窮達異交的高風,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無所悔恨的堅強自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句,借漢言宋,感慨極深沉,諷刺極強烈。一是漢時開邊拓境,健如李廣者本不當投閑,然竟亦投閑,可見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為之悵恨;二是漢時征戰不休,健如李廣者尚且棄而不用,今日求和諱戰,固當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為之嗟嘆。這從反面立意,表達了作者痛恨朝政腐敗,進奸佞而逐賢良,深恐國勢更趨衰弱的心情。“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一語隱喻奸佞之人的陰險和卑劣,并以點明題語所云“夜讀”情事。
(2016北京卷)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8題。
西 村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1】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2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跡。
16.“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備“的一項是( )(3分)
A.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B.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春來茗葉還爭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D.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17.“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游的另一首紀游詩《游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答案】
15.A
16.B
17.相同點:都寫鄉村風光和對鄉村的熱愛之情。
不同點:①《西村》側重寫自然風光,《游山西村》側重寫鄉村人情和古民風俗。
②《游山西村》還體現出深刻的哲理。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①陸游在詩中稱西村為“小桃源”,使人聯想到《桃花源記》,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
②追憶往事,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 一詩中“ , ”一聯,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
③ 《西村》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是對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兩聯是對仗的,請寫出其中一聯。 , 。
【答案】
①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②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③無邊落不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或: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 高考古詩歌鑒賞試題2016浙江卷(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北來人二首(宋)劉克莊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饑鋤荒寺菜,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