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菊》黃巢《菊花》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菊
[唐]鄭谷①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菊花
[唐]黃巢②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 ①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
②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878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公元884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
1. 你認為兩首詩中的“滿”字那個用得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2. 兩首詩都寫了“菊花”,請簡要分析其異同。(6分)
參考答案
1.(5分)學生無論答哪首詩煉得好或兩首詩煉得都好皆可,只要能自原其說。
示例①:鄭詩煉得好。“滿”字形象貼切,縷縷幽香,飄滿池岸,沁人心脾,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示例②:黃詩煉得好。“滿”字極寫菊花盛開之色彩,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想象奇特,設喻新穎。賦予菊花農民起義將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
2.(6分)。①相同:兩首詩都托菊言志,運用象征手法將菊花人格化。(2分)
②不同:鄭詩中的菊花高潔、清幽、不求高位、不慕榮利,是文人雅士錚錚傲骨的化身;黃詩中的菊花怒放、霸氣,是農民起義領袖翻天覆地、扭轉乾坤精神風貌的寫照。(4分)
[唐]鄭谷①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菊花
[唐]黃巢②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 ①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
②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878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公元884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
1. 你認為兩首詩中的“滿”字那個用得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2. 兩首詩都寫了“菊花”,請簡要分析其異同。(6分)
參考答案
1.(5分)學生無論答哪首詩煉得好或兩首詩煉得都好皆可,只要能自原其說。
示例①:鄭詩煉得好。“滿”字形象貼切,縷縷幽香,飄滿池岸,沁人心脾,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示例②:黃詩煉得好。“滿”字極寫菊花盛開之色彩,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想象奇特,設喻新穎。賦予菊花農民起義將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
2.(6分)。①相同:兩首詩都托菊言志,運用象征手法將菊花人格化。(2分)
②不同:鄭詩中的菊花高潔、清幽、不求高位、不慕榮利,是文人雅士錚錚傲骨的化身;黃詩中的菊花怒放、霸氣,是農民起義領袖翻天覆地、扭轉乾坤精神風貌的寫照。(4分)
* 菊[唐]鄭谷①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菊花[唐]黃巢②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注]①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其詩多寫景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