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詩詞鑒賞練習試題及答案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鑒賞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本詩中押韻的字有_______,本詩押_______韻。
2.下列關于本詩中幾處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貶后曾遷徙任職過的朗州、連州等地區。
B.“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C.“爛柯人”是指晉人王質。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舊賦》。
3.作者在頸聯中以“沉舟”“病樹”自比,抒發了怎樣的復雜情緒?
4.本詩尾聯運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 )
A.對比 B.照應 C.聯想 D.想象
二、《赤壁》鑒賞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本詩作者_______生活在晚唐,詩中涉及的戰爭是_______。
2.請結合詩句,說說詩的首聯中暗含的情感。
3.曾有人將末句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試分析其合理之處與不足之處。
三、王安石《登飛來峰》鑒賞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嗚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作者詩文俱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歌寫景部分中運用虛寫的一句是:_______。
3.請根據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創作背景】此詩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縣任知縣期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正值壯年,抱負不凡。
四、龔自珍《己亥雜詩》鑒賞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請找出詩中直抒胸臆的一個短語:_______。
2.詩歌的前兩句包含了兩種情緒,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3.請簡要說說詩中“落紅”有著怎樣的特點,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這首詩加線句子是怎樣寫“離愁”的?
5.你認為這首詩的后兩句廣為傳誦的原因是什么?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
參考答案
一、1.身、人、春、神 en
2.C(A:“巴山楚水”泛指劉禹錫被貶后曾遷徙任職過的朗州、連州等地區。B:“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3.劉禹錫以“沉舟”“病樹”自比,表達出兩重情緒:一是感到惆悵,因為經歷長時間的貶謫生活,已是世事滄桑、人事皆非:二是不失達觀,意指自己雖屢遭貶謫,但新人輩出,也令人欣慰,表現出詩人面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4.B(尾聯以“今日聽君歌一曲”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
二、1.杜牧 赤壁之戰
2.戰戟折斷,沉埋沙中,卻未被銷蝕,暗含著對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3.示例:所改句子的韻腳符合詩歌要求,這是其合理之處,但所改句子詩味不足,失去了原句里所表現出的那種假想曹軍勝利而孫、劉失敗之后的形象化的反差情景,也失去了以美人襯英雄、與上句“周郎”互相輝映的富于情趣的表達效果。
三、1.韓愈 柳宗元 蘇洵 蘇軾 蘇轍 歐陽修 曾鞏
2.聞說雞鳴見日升
3.示例:作者初涉宦海,躊躇滿志,意在表達自己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以及不怕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四、1.浩蕩離愁
2.示例: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此番一別,不知何年才能相見;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
3.“落紅”為有情之物,化作春泥,能催發燦爛的花朵,孕育更加美好的明天。寄托了作者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不忘報國之志的情感。
4.用“浩蕩”表現“離愁”的廣闊無邊,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離愁”。
5.這兩句詩以“落紅”和“春泥”為喻,表達了作者雖辭官離京,仍然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詩語言生動形象,內容蘊含哲理,格調昂揚向上。
五、1.①與友人的惜別之情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意思對即可。)
2.“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意思對即可。)
“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意思對即可。)
1.本詩中押韻的字有_______,本詩押_______韻。
2.下列關于本詩中幾處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C.“爛柯人”是指晉人王質。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舊賦》。
3.作者在頸聯中以“沉舟”“病樹”自比,抒發了怎樣的復雜情緒?
4.本詩尾聯運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
A.對比
二、《赤壁》鑒賞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本詩作者_______生活在晚唐,詩中涉及的戰爭是_______。
2.請結合詩句,說說詩的首聯中暗含的情感。
3.曾有人將末句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試分析其合理之處與不足之處。
三、王安石《登飛來峰》鑒賞
1.作者詩文俱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歌寫景部分中運用虛寫的一句是:_______。
3.請根據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四、龔自珍《己亥雜詩》鑒賞
1.請找出詩中直抒胸臆的一個短語:_______。
2.詩歌的前兩句包含了兩種情緒,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3.請簡要說說詩中“落紅”有著怎樣的特點,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這首詩加線句子是怎樣寫“離愁”的?
5.你認為這首詩的后兩句廣為傳誦的原因是什么?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
參考答案
一、1.身、人、春、神 en
2.C(A:“巴山楚水”泛指劉禹錫被貶后曾遷徙任職過的朗州、連州等地區。B:“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3.劉禹錫以“沉舟”“病樹”自比,表達出兩重情緒:一是感到惆悵,因為經歷長時間的貶謫生活,已是世事滄桑、人事皆非:二是不失達觀,意指自己雖屢遭貶謫,但新人輩出,也令人欣慰,表現出詩人面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4.B(尾聯以“今日聽君歌一曲”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
二、1.杜牧 赤壁之戰
2.戰戟折斷,沉埋沙中,卻未被銷蝕,暗含著對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3.示例:所改句子的韻腳符合詩歌要求,這是其合理之處,但所改句子詩味不足,失去了原句里所表現出的那種假想曹軍勝利而孫、劉失敗之后的形象化的反差情景,也失去了以美人襯英雄、與上句“周郎”互相輝映的富于情趣的表達效果。
三、1.韓愈 柳宗元 蘇洵 蘇軾 蘇轍 歐陽修 曾鞏
2.聞說雞鳴見日升
3.示例:作者初涉宦海,躊躇滿志,意在表達自己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以及不怕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四、1.浩蕩離愁
2.示例: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此番一別,不知何年才能相見;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
3.“落紅”為有情之物,化作春泥,能催發燦爛的花朵,孕育更加美好的明天。寄托了作者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不忘報國之志的情感。
4.用“浩蕩”表現“離愁”的廣闊無邊,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離愁”。
5.這兩句詩以“落紅”和“春泥”為喻,表達了作者雖辭官離京,仍然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詩語言生動形象,內容蘊含哲理,格調昂揚向上。
五、1.①與友人的惜別之情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意思對即可。)
2.“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意思對即可。)
“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意思對即可。)
*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鑒賞???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本詩中押韻的字有_______,本詩押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