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代詩歌意象鑒賞專項練習及答案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題目。
    金陵驛①  
    文天祥
    草合離宮②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 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注]①該詩是天文祥抗元失敗被執,由廣州押赴燕京路過金陵時寫的。
    ②離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此處指代南宋王朝。
    請具體分析作者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及典故的運用 。

    2、讀下面的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昭君怨
    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正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咸陽城西樓晚眺
    (唐)許諢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⑴簡答:頷聯寫云生日落,一陣涼風吹來,雨勢迫在眉睫。現在多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⑵簡答:頸聯兩句寫了作為何朝何代國都的咸陽的何種景象?

    4、閱讀下面這首七言絕句,完成1-2題。
    夏意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注]蘇舜欽;北宋詩人,主張改革,被削籍為民,于蘇州修建滄浪亭,隱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時。
    有人說這首詩題為“夏意”,全詩“無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點明時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不僅扣住詩題,更寫出了詩人生活環境的____的氣氛。優美的意境,讀之仿佛微風拂面。(2分)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6 分)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詩前兩句寫景,你能看出當時詩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樣的?
    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后兩句歷來為人們稱道,這兩句描繪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又創設出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7、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余干旅舍劉長卿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本首詩描寫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8、下面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讀后回答問題:
    夜 直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注:“夜直”即所謂的“值夜班”,宋代制度,翰林學士每夜一人在翰林院里值班住宿。
    簡析“春色惱人眠不得”中“春色”有何作用。
    9、下面是白居易和元稹的一首詩,閱讀后請回答問題
    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附:元稹的《望驛臺》“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是元稹在三月里的最后一天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
    問題:
    參考高適的《除夜作》言“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說說本詩中“兩處春光同日盡”的“春光”的作用。
    10、比較閱讀下列詩詞曲,回答問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越調】天凈沙?秋思)
    掛絕壁松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如果從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現的情感角度出發,你更喜歡這兩首中的哪一首?為什么?
    參考答案
    1、答:通過離宮、夕暉、孤云等帶失落色彩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孤獨惆悵的思想感情;通過“舊家燕子”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事物變遷的傷感;通過“杜鵑啼血”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三個采分點)
    2、是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家院內。
    3、 ①“山雨欲來風滿樓”現在多比喻重大事變即將發生前的緊張氣氛。②描寫作為秦漢兩代故都的咸陽,如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蟲鳥凄鳴的蕭條景象。
    4、第二句與第三句中“扣”住詩題“夏意”的應當是“石榴開遍”和“樹陰滿地”(一定要寫進“開遍”和“滿地”,因為這兩個詞才更“寫出了詩人生活環境的氣氛”,單寫進“石榴”、“樹陰”不能給全分。什么氣氛?“石榴開遍”,明麗、清新;“樹陰滿地”,幽靜;故填“清幽”最為妥帖。
    5、當時詩人孤獨無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涼。
    6、意象:春潮雨野渡 舟自橫   意境: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創設出一種孤寂、閑適的意境感情: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7、詩歌描寫了暮天、清楓、霜葉、孤城、獨鳥、渡口、月初上等意象。這些景象的作用有兩點:交代時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離情;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內心世界。
    8、“春色惱人眠不得”寫作者在戶外面對美好的春色,激動不已。這里“春色”既是實指美妙的景色,更是指歷史上難得的君臣際遇,確實是難得的“春色”;這里的“惱人”是撩人,由于時值新春,再加上恰逢神宗即位他有了一展宏圖的機會。故無數往事、感慨事、緊要事涌上心頭,所以才會興奮的“眠不得”。
    9、“春光”一語雙關,既指春天,同時也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盡”也就是兩個人歡聚的希望落空了。這樣自然地導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一種相思,兩處離愁。再加上這一天是春盡日,那么,這種相思的情愫就更難解了。
    10、這是一道半開放性的題目,只要能自圓其說,無論你認為哪一首更好都可以。關鍵是要能比較準確的說出該首小令所寫出的意境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答案參考:(1)相同點:兩首小令都運用白描手法,狀寫秋景。(2)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幾個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組合起來,創造出蕭瑟蒼涼的意境,突出表現了羈旅愁緒。第二首小令作者寫在秋意里對洞庭瀟湘的觀感,氣象明朗開闊,意境宏偉,表現了開朗樂觀的情懷。
    *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題目。金陵驛①  文天祥草合離宮②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 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注]①該詩是天文祥抗元失敗被執,由廣州押赴燕京路過金陵時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