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報國類宋詞鑒賞試題及答案
建功報國類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多景樓 陸游
江左占形勝,最數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注】①古徐州:指鎮江。東晉僑置徐州于此,稱南徐州。②貔(pí)貅(xǐu):傳說中的兩 種猛獸,借喻勇猛的軍隊。③襄陽登覽:西晉羊祜(hù)鎮守襄陽十余年,廣儲軍糧,為晉滅吳做準備。他時常登襄陽峴山,感慨歷來賢士登此山者皆湮沒無聞。 這里借指自己受壓抑,壯志難酬的不平之情。
(1)本詞的上片追憶歷史人物,下片寫今日登臨所懷,全詞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請作具體分析。
答:上片他勾勒眼前江山,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追憶三國時代孫、劉合兵共破強曹的往事。江山 人物,相得益彰。這樣,給人的感受就絕不是低徊于歷史的風雨中,而是激起圖強自振的勇氣,鐵戈躍馬的豪情。下片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抑壓不平的心情。再借羊 祜勸勉方滋之事,希望自己能像羊祜那樣,為渡江北伐做好部署,建萬世之奇勛,垂名于千載。因此說本詞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
(2)試分析下片句“談笑洗盡古今愁”中“古今愁”的含義和作用。
答:“古今愁”既指追憶歷史人物,寄寓千古興亡之慨;又有眼下自己又被逐出臨安,到鎮江去做通判,去君愈遠,一片謀國中心,永無以自達于廟堂之上之愁。君國身世之愁,紛至沓來,故重言之曰“古今愁”。“古今愁”啟下結上。“古愁”啟“襄陽登臨”之意,“今愁”慨言當前。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1)這首壯詞在寫法上是散文化的,可分為四個層次,層次清晰。請概括出四個層次的層意。
答: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層。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 華”的回憶。第二層由“到而今”三字起筆,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生活在說身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第三層“何日請纓提銳 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直寫作者心中宿愿——領軍率隊,直渡黃河,肅清金人,復我河山。最后三句為第四層,寫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
(2)這首詞上片描繪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下片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這首詞突出運用了對比手法。上片是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極力寫作了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下片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強烈對比。為下文寫作者心中宿愿,埋下伏筆。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多景樓
江左占形勝,最數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注】①古徐州:指鎮江。東晉僑置徐州于此,稱南徐州。②貔(pí)貅(xǐu):傳說中的兩 種猛獸,借喻勇猛的軍隊。③襄陽登覽:西晉羊祜(hù)鎮守襄陽十余年,廣儲軍糧,為晉滅吳做準備。他時常登襄陽峴山,感慨歷來賢士登此山者皆湮沒無聞。 這里借指自己受壓抑,壯志難酬的不平之情。
(1)本詞的上片追憶歷史人物,下片寫今日登臨所懷,全詞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請作具體分析。
答:上片他勾勒眼前江山,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追憶三國時代孫、劉合兵共破強曹的往事。江山 人物,相得益彰。這樣,給人的感受就絕不是低徊于歷史的風雨中,而是激起圖強自振的勇氣,鐵戈躍馬的豪情。下片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抑壓不平的心情。再借羊 祜勸勉方滋之事,希望自己能像羊祜那樣,為渡江北伐做好部署,建萬世之奇勛,垂名于千載。因此說本詞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
(2)試分析下片句“談笑洗盡古今愁”中“古今愁”的含義和作用。
答:“古今愁”既指追憶歷史人物,寄寓千古興亡之慨;又有眼下自己又被逐出臨安,到鎮江去做通判,去君愈遠,一片謀國中心,永無以自達于廟堂之上之愁。君國身世之愁,紛至沓來,故重言之曰“古今愁”。“古今愁”啟下結上。“古愁”啟“襄陽登臨”之意,“今愁”慨言當前。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1)這首壯詞在寫法上是散文化的,可分為四個層次,層次清晰。請概括出四個層次的層意。
答: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層。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 華”的回憶。第二層由“到而今”三字起筆,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生活在說身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第三層“何日請纓提銳 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直寫作者心中宿愿——領軍率隊,直渡黃河,肅清金人,復我河山。最后三句為第四層,寫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
(2)這首詞上片描繪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下片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這首詞突出運用了對比手法。上片是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極力寫作了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下片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強烈對比。為下文寫作者心中宿愿,埋下伏筆。
上一篇:生活雜感類宋詞鑒賞試題及答案
下一篇:思親懷人類宋詞鑒賞試題及答案
* 建功報國類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水調歌頭·多景樓??陸游江左占形勝,最數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