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肇《競渡詩》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競渡詩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注釋
①發機:開始行動的時機。
②鼙pí: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后亦名騎鼓。
③譀hàn:吼叫;叫喊。
①盧肇: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今新余分宜)人,江西第一個狀元。時盧肇和黃頗均為舉人,盧住城北,家境貧賽;黃居城西,家境富有。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盧肇與黃頗一同進京赴考,袁州刺史成應元眼淺勢利,大擺筵席為黃頗餞行,而把盧肇冷落一旁。盧肇高中狀元衣錦還鄉,成應元大擺專席為盧肇接風洗塵,而又把黃頗冷落一旁。此詩乃盧肇在外地為官偶思之作。
(1)詩中頷聯和頸聯描繪了怎樣一種動人場景?采用的表現手法有何不同?(4分)
(2)這首詩尾聯有什么諷刺意味?(4分)
答案:
(1)①描繪了端午時節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的動人場景。
②頷聯采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采用“沖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答到動靜結合也可給同等分)(4分)
(2)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光的不一定始終風光,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言之有理即可)(4分)
翻譯: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后。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賞析:
《競渡詩》是唐代詩人盧肇的一首關于端午節的七言律詩,描繪了端午時節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的動人場景。
頷聯采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采用“沖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
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光的不一定始終風光,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注釋
①發機:開始行動的時機。
②鼙pí: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后亦名騎鼓。
③譀hàn:吼叫;叫喊。
①盧肇: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今新余分宜)人,江西第一個狀元。時盧肇和黃頗均為舉人,盧住城北,家境貧賽;黃居城西,家境富有。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盧肇與黃頗一同進京赴考,袁州刺史成應元眼淺勢利,大擺筵席為黃頗餞行,而把盧肇冷落一旁。盧肇高中狀元衣錦還鄉,成應元大擺專席為盧肇接風洗塵,而又把黃頗冷落一旁。此詩乃盧肇在外地為官偶思之作。
(1)詩中頷聯和頸聯描繪了怎樣一種動人場景?采用的表現手法有何不同?(4分)
(2)這首詩尾聯有什么諷刺意味?(4分)
答案:
(1)①描繪了端午時節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的動人場景。
②頷聯采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采用“沖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答到動靜結合也可給同等分)(4分)
(2)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光的不一定始終風光,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言之有理即可)(4分)
翻譯: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后。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賞析:
《競渡詩》是唐代詩人盧肇的一首關于端午節的七言律詩,描繪了端午時節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的動人場景。
頷聯采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采用“沖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
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光的不一定始終風光,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
* 競渡詩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注釋①發機:開始行動的時機。②鼙pí: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后亦名騎鼓。③譀h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