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惲《越調·平湖樂》閱讀答案
小桃紅·平湖樂
王惲
采蓮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注]
①橫練:橫鋪著的白絹。
②入手風光:映入眼簾的風景。
(1)這首元曲描繪的水鄉圖景有怎樣的特點?簡要說明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繪這種水鄉景色的。
(2)這首元曲在抒情上具有鮮明的特色,請簡要概括分析。
答案
(1)寧靜、恬美而富有生氣的水鄉風景。視覺、聽覺、動靜結合。(意對即可)
(2)反襯。作者抒發了自己的飄零之悲、羈旅之思,卻又將這濃烈的鄉愁置于旖旎的水鄉美景之中,極力渲染烘托,以樂景襯哀情,倍增其哀。(意對即可)
【譯文】
采菱人隔著朦朧的秋煙在互相說著話,水波靜靜地如同橫在那里的白色絲絹。到手的美麗景色不要輕易放走,共同沉迷于其中,在畫船里歡笑著是因為女子嬌媚的面容。江山確實漂亮,但終究不是我的故鄉,詢問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故鄉。
【簡析】 作者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采蓮人懷念故鄉之情思。前段寫他鄉之美,但“終非吾土”,點出歸意。景色寫得愈美,愈能反襯思鄉之烈,歸心之切。 這首元曲以樂景寫哀情,用反襯的手法,表達出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
閱讀下面兩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越調]小桃紅 楊果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越調]平湖樂 王惲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1)請簡要分析兩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
(2)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分析兩首元散曲在表現手法上的共同特點。
參考答案:
(1)前一首抒發了對王朝興廢的悲哀之情。詩歌連用“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兩個典故,抒發了深切的王朝興亡之悲;;后一首抒發了強烈的思歸之情。詩人以“江山信美,終非吾土”表達了身處異鄉的孤寂,用“何日是歸年”直接抒發了強烈的思歸之情。
(2)都是以樂景襯悲情。前一首用采蓮人的歡歌反襯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獨悲哀之情;后一首用風光旖旎嫵媚的水鄉之景反襯苦悶思歸的心情。
王惲
采蓮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注]
①橫練:橫鋪著的白絹。
②入手風光:映入眼簾的風景。
(1)這首元曲描繪的水鄉圖景有怎樣的特點?簡要說明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繪這種水鄉景色的。
(2)這首元曲在抒情上具有鮮明的特色,請簡要概括分析。
答案
(1)寧靜、恬美而富有生氣的水鄉風景。視覺、聽覺、動靜結合。(意對即可)
(2)反襯。作者抒發了自己的飄零之悲、羈旅之思,卻又將這濃烈的鄉愁置于旖旎的水鄉美景之中,極力渲染烘托,以樂景襯哀情,倍增其哀。(意對即可)
【譯文】
采菱人隔著朦朧的秋煙在互相說著話,水波靜靜地如同橫在那里的白色絲絹。到手的美麗景色不要輕易放走,共同沉迷于其中,在畫船里歡笑著是因為女子嬌媚的面容。江山確實漂亮,但終究不是我的故鄉,詢問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故鄉。
【簡析】 作者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采蓮人懷念故鄉之情思。前段寫他鄉之美,但“終非吾土”,點出歸意。景色寫得愈美,愈能反襯思鄉之烈,歸心之切。 這首元曲以樂景寫哀情,用反襯的手法,表達出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
閱讀下面兩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越調]小桃紅 楊果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越調]平湖樂 王惲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1)請簡要分析兩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
(2)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分析兩首元散曲在表現手法上的共同特點。
參考答案:
(1)前一首抒發了對王朝興廢的悲哀之情。詩歌連用“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兩個典故,抒發了深切的王朝興亡之悲;;后一首抒發了強烈的思歸之情。詩人以“江山信美,終非吾土”表達了身處異鄉的孤寂,用“何日是歸年”直接抒發了強烈的思歸之情。
(2)都是以樂景襯悲情。前一首用采蓮人的歡歌反襯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獨悲哀之情;后一首用風光旖旎嫵媚的水鄉之景反襯苦悶思歸的心情。
上一篇:杜甫《羌村(其二)》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下一篇:《贈韋侍御黃裳》閱讀答案題解
* 小桃紅·平湖樂王惲采蓮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注]①橫練:橫鋪著的白絹。②入手風光:映入眼簾的風景。(1)這首元曲描繪的水鄉圖景有怎樣的特點?簡要說明作者是從哪些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