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望江南 江上雪》閱讀答案及賞析
望江南
李綱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①,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②,圖畫若為工③。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④,歡笑有兒童。
【作者介紹】李綱(1083-1140),字伯紀,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宋高宗時,曾拜尚書右仆射(丞相),兼中書侍郎。
【注】
①“江上雪”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②箬,箬竹,竹子的一種。箬笠,用箬竹編制的斗笠。散,同霰,冰霰,小雪子。玉花,像白玉一樣的雪花。
③“圖畫”句:意謂此等雪景.圖畫怎能畫出。若為:怎么能。這句說,若把這景象畫出來,將是一幅絕妙的圖畫。
④嶼,小島。鳊,一種淡水魚,肉味鮮美。縮鳊,縮著項的鳊魚。鯽,鯽魚,一種淡水魚,肉味也很鮮美。
(1)“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的描寫頗為精妙。請簡要賞析。(3分)
(2)下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聯系詩句簡要談談。(3分)
【參考答案】
(1)要點:“箬笠”“蓑衣”勾勒出釣翁雪天垂釣的外在形象,畫面簡約,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
(2)
①下闋表現了詩人對釣翁簡樸而自在生活的傾慕(向往)之情。②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渲染環境的高遠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閑適自在;③“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境的清幽;④“縮鳊圓鯽入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④“歡笑有兒童”凸現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漁家生活。上片,寫老漁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釣。“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斗笠上只聽見雪彈子敲打的聲響,蓑衣上不時抖落堆積的雪花,這兩句描寫真實,生動,使人如身臨其境,目睹耳聞,堪稱一幅工筆畫。下片寫漁家樂。小島上的竹籬茅舍是漁翁的家,他釣滿一簍鳊魚和鯽魚歸家后,聽到的是一片兒童的歡笑。這首詞,真實、感人,富有生活氣息。
李綱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①,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②,圖畫若為工③。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④,歡笑有兒童。
【作者介紹】李綱(1083-1140),字伯紀,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宋高宗時,曾拜尚書右仆射(丞相),兼中書侍郎。
【注】
①“江上雪”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②箬,箬竹,竹子的一種。箬笠,用箬竹編制的斗笠。散,同霰,冰霰,小雪子。玉花,像白玉一樣的雪花。
③“圖畫”句:意謂此等雪景.圖畫怎能畫出。若為:怎么能。這句說,若把這景象畫出來,將是一幅絕妙的圖畫。
④嶼,小島。鳊,一種淡水魚,肉味鮮美。縮鳊,縮著項的鳊魚。鯽,鯽魚,一種淡水魚,肉味也很鮮美。
(1)“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的描寫頗為精妙。請簡要賞析。(3分)
(2)下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聯系詩句簡要談談。(3分)
【參考答案】
(1)要點:“箬笠”“蓑衣”勾勒出釣翁雪天垂釣的外在形象,畫面簡約,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
(2)
①下闋表現了詩人對釣翁簡樸而自在生活的傾慕(向往)之情。②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渲染環境的高遠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閑適自在;③“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境的清幽;④“縮鳊圓鯽入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④“歡笑有兒童”凸現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漁家生活。上片,寫老漁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釣。“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斗笠上只聽見雪彈子敲打的聲響,蓑衣上不時抖落堆積的雪花,這兩句描寫真實,生動,使人如身臨其境,目睹耳聞,堪稱一幅工筆畫。下片寫漁家樂。小島上的竹籬茅舍是漁翁的家,他釣滿一簍鳊魚和鯽魚歸家后,聽到的是一片兒童的歡笑。這首詞,真實、感人,富有生活氣息。
上一篇:張镃《過楊伯虎即席書事》閱讀答案
下一篇: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閱讀答案附賞析
* 望江南李綱江上雪,獨立釣漁翁①,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②,圖畫若為工③。??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④,歡笑有兒童。【作者介紹】李綱(1083-1140),字伯紀,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徽宗政和二年(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