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秋風引》張祜《題金陵渡》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1)請簡要分析兩首詩使用的意象特點。(3 分)
(2)兩首詩在描寫景物的方法上有何異同?請結合詩歌作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兩首詩在表達感情方面是相同的,都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但選取的意象是不同的。劉詩選取了秋季的獨特景色“ 秋風”“雁”等表現凄婉的環境,以“秋風”為主體內容體現秋季特點,從而表現詩人羈旅之思和思歸之情。張詩選取渡口作為抒情的載體,以長江涌潮、斜月當空、對岸燈火等體現羈旅之思。
(2)兩首詩都使用了寓情于景的表達方法。劉詩首句顯示秋風忽至的特征,第二句寫耳聞的風來蕭蕭之聲和目見的隨風而來的雁群,化無形之風為可聞可見的景象,繪聲繪影。后兩句把筆觸從秋空中的“ 雁群”移向地面上的“ 庭樹”,再集中到獨在異鄉的“孤客”,由遠而近,步步換景。張詩前兩句寫羈旅之愁,詩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樓里,因為遠離了家鄉,心里不免泛起一陣淡淡的鄉愁。三、四兩句從“ 自可愁”引出。因胸懷愁悶,所以深夜難眠,在小山樓上推窗遠望,只見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江上清麗的夜景描繪得美妙如畫。
附賞析:
《題金陵渡》是唐代詩人張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選《唐詩三百首》。此詩寫詩人的旅夜愁懷,緊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燈火(漁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貫穿全篇,詩旨甚明,神韻悠遠,在藝術結構方面更是獨具匠心。
劉禹錫曾在偏遠的南方過了一個長時期的貶謫生活;這首詩作于貶所,因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孤客之心。詩的內容,其實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別》詩開頭兩句所說的“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但詩人沒有在客心上多費筆墨,而在秋風上馳騁詩意。
這首詩表面寫秋風,實際卻是在感嘆自己的際遇,抒發了詩人孤獨、思鄉的感情。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1)請簡要分析兩首詩使用的意象特點。(3 分)
(2)兩首詩在描寫景物的方法上有何異同?請結合詩歌作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兩首詩在表達感情方面是相同的,都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但選取的意象是不同的。劉詩選取了秋季的獨特景色“ 秋風”“雁”等表現凄婉的環境,以“秋風”為主體內容體現秋季特點,從而表現詩人羈旅之思和思歸之情。張詩選取渡口作為抒情的載體,以長江涌潮、斜月當空、對岸燈火等體現羈旅之思。
(2)兩首詩都使用了寓情于景的表達方法。劉詩首句顯示秋風忽至的特征,第二句寫耳聞的風來蕭蕭之聲和目見的隨風而來的雁群,化無形之風為可聞可見的景象,繪聲繪影。后兩句把筆觸從秋空中的“ 雁群”移向地面上的“ 庭樹”,再集中到獨在異鄉的“孤客”,由遠而近,步步換景。張詩前兩句寫羈旅之愁,詩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樓里,因為遠離了家鄉,心里不免泛起一陣淡淡的鄉愁。三、四兩句從“ 自可愁”引出。因胸懷愁悶,所以深夜難眠,在小山樓上推窗遠望,只見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江上清麗的夜景描繪得美妙如畫。
附賞析:
《題金陵渡》是唐代詩人張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選《唐詩三百首》。此詩寫詩人的旅夜愁懷,緊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燈火(漁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貫穿全篇,詩旨甚明,神韻悠遠,在藝術結構方面更是獨具匠心。
劉禹錫曾在偏遠的南方過了一個長時期的貶謫生活;這首詩作于貶所,因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孤客之心。詩的內容,其實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別》詩開頭兩句所說的“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但詩人沒有在客心上多費筆墨,而在秋風上馳騁詩意。
這首詩表面寫秋風,實際卻是在感嘆自己的際遇,抒發了詩人孤獨、思鄉的感情。
上一篇:孟浩然《耶溪泛舟》閱讀答案附賞析
下一篇:王維《輞川閑居》閱讀答案
* 秋風引???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題金陵渡???張祜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1)請簡要分析兩首詩使用的意象特點。(3分)(2)兩首詩在描寫景物的方法上有何異同?請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