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蘇軾《蝶戀花》李清照《漁家傲》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①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謾有,意思是“空有”或“徒有”。②三山,指傳說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從詞的風格來看,前一首屬于______派,后一首屬于_____派;從詞的結構來看,蘇詞下片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這主要是運用了_____修辭格,李詞上、下兩片一氣呵成、關聯緊密,主要是____這一修辭格運用得當。

    (2)對蘇詞“枝上柳絮吹又少”句中“又”字的運用,評論家向來贊賞有加;對李清照這首《漁家傲》,人們極為欣賞它于尺幅之中多處用典而又能做到“簡凈自然,渾化無跡”。請于上述兩個方面選其一作出具體解釋。

    答案 
    (1)婉約 豪放 頂真設問
    
    (2)解釋前一點:著一“又”字不僅準確地寫出了容易撩人愁緒的飛絮越吹越少的情景,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還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這“又”一次的觀看之中。
    解釋后一點:
    ①李詞中“我報路長嗟日暮”一句從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化用而來,表達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
    ②“九萬里風鵬正舉”是化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語,既照應上片乘船渡海所見的海天相接之景,又鋪墊了后二句借風力游三山的述懷。
    ③“三山”之典既抒發胸中懷才不遇的憤懣,又表現了對黑暗現實不滿,還表現了對沒有戰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生活的強烈向往。

    * 蝶戀花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漁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