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七道古詩歌鑒賞題練習及答案

    夕陽樓
    李商隱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①“花明柳暗繞天愁”一句運用了什么手法?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4分)
    ②有人說本詩最后兩句最具表現力,請從詩句選用意象的角度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這句運用反襯(襯托、對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襯自己的一腔哀愁,表達了一種愁苦之情。(手法2分,分析1分,情感1分)
    (2)①以“孤鴻”喻自己,以“孤鴻”的形單影只表達出自己的孤獨寂寞;②以“孤鴻”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每點2分)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杜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1)用簡括的語言說說該詩描寫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2分)
    (2)第二句中的“點”、“疊”二詞,在詩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根據詩歌內容,說說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描繪,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樣的心情?(3分)
    【參考答案】
    (1)描寫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觀。
    (2)把荷葉在溪水中的狀態寫得十分生動傳神,使全句活了起來。
    (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連欣賞的心情。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初見嵩山·(宋)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①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注】①賴:依賴,憑借。②豁我懷:使我開懷、振奮;豁,舒展。
    (1)詩的第二句寫嵩山的出現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詩歌加以賞析。(4分)
    (2)“數峰清瘦出云來”是公認的全詩最精彩的一句,特別是“清瘦”二字更是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清瘦”這兩個字的妙處。(4分)
    【參考答案】
    (1)襯托(鋪墊)。前兩句從作者的奔走風塵,在困頓和疲憊中,全賴青山使自己的情懷得到短暫的舒展..這樣,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給人一種親切感。(意思對即可)
      (2)此詩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寫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氣質與追求。體現了詩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謂造語新奇。(意思對即可)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少年游·柳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①。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②。
    [注]①蘅皋:長滿杜蘅(香草名)的水邊陸地。②蘭橈(ráo):指劃船的槳,這里代指船。
    (1)結合本詞內容具體賞析“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三句。(4分)
    (2)“獨自憑蘭橈”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獨自”二字表達了怎樣的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以哀景映襯哀情(1分),借傷柳以傷別(1分),加倍突出人間別離之頻繁,別恨之深重(2分)。(4分)
     (2)結句“獨自憑蘭橈”描繪了一幅獨自一人倚在畫船的船舷的畫面(2分);“獨自”二字,筆力沉重,透露出一種孤寂難耐的情懷,充分表達了依依惜別的衷情,孤身飄零的苦況(2分)。(4分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人還荊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注:青門:長安東南門,古屬秦地。
    (1)詩歌的第二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結合具體詩句,說說這首詩是如何圍繞“送”字表達情感的?(4分)
    【參考答案】
    (1)運用想像(虛實結合)。(2分,答“借景抒情”給1分)由眼前景想像荊州、洞庭湖一帶的山水美景,流露處對游人一路山高水長、孤獨寂寞的關切。(2分)
    (2)先寫送別友人同出秦川,(表達留戀之情);(1分)再想像將去之處的風光和途中的情景,(表達牽掛之情)(2分),如答“借     景抒發     情”給1分);最后寫一別再難相見。(直接表達對友人的不舍之情。)(1分)
     
    6.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昭君怨·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上闋吟詠的景物是什么?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4分)
    (2)請具體分析下闋運用的藝術手法及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梅花。(2分)開放時間——未到春天;形態特點——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沒有的香味。(2分)
    (2)用“竹籬茅舍”“玉堂瓊榭”不同環境(1分)進行對比(1分)。贊美梅花不論遭遇冷落還是身處富貴都一樣高潔的品質。(2分)
     
    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①老僧:當地僧人,名奉閑。②壞壁:是殘破的墻壁
    (1)這首詩的首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頷聯表達了詩人何種人生態度。(4分)
    (2) 頸聯和了子由所懷的“舊”,“舊”具體指什么?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首句使用設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人生到處”比作飛鴻踩踏雪泥。(2分,設問、比喻各1分)頷聯表明了詩人面對飄忽不定(具有某種偶然性)的人生經歷、不計較得失的達觀態度。(2分,答出“不計較得失”或“達觀”“樂觀”即可)
    (2)往日見過的老僧,同題詩的墻壁。(2分,1點1分)回想往日的艱難困苦,(1分)而今更應牢記兄弟情誼,共勉奮進了。(1分)
    * 夕陽樓李商隱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①“花明柳暗繞天愁”一句運用了什么手法?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4分)②有人說本詩最后兩句最具表現力,請從詩句選用意象的角度作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這 ......
    chengrenyouxi